活动序号 | 活动日期 | 上课时间 | 课程名称 |
第四次活动 | 11月7日 | 9:30—11:30 | 国学启蒙 |
9:30—11:30 | 英语 | ||
9:30—11:30 | 趣味经济学 | ||
9:30—11:30 | 计算机 |
志愿者信息 备课人 小步舞曲 Email/MSN bananatse@hotmail.com 所属课程组 趣味经济学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绿色出行 上课日期 11月7日 上课时长 50分钟 授课对象 平西府弘立学校 学生信息 六年级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N) Y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Y / N)N 授课目标 1. 理解交通运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比较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利弊 3. 了解公共交通是如何帮助我们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 授课内容 1. 课程回顾及引入(10分钟) 2. 通过活动共同讨论各种交通工具的好处与坏处(30分钟) 3. 总结(10分钟) 授课提纲 1. 回顾上周所教授的知识,并介绍城市中的交通。 2. 活动 A.按照“市民”与“交通工具”分组 B.介绍不同的交通工具,并进行偏好投票(共两轮) C.请学生们解释他们做出偏好的原因(共两轮) D.告诉他们公共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3. 总结 A.鼓励和引导学生重视公共交通 B.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决策将影响城市交通的发展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5张交通工具卡片,1张城市功能区图 助教需求 助教2-3人。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子涵 | MSN | heyi0711@hotmail.com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国学启蒙 | 上课日期 | 09.11.07 | 上课时长 | 50分钟 | |||
授课对象 | 平西府弘立学校二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20多个孩子,比较活跃 | |||||
授课目标 | 1、朗读至背诵两首古诗《杂诗》,《山中》 3、感受作者写深秋季节及思乡的情绪 | |||||||
授课内容 |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
授课提纲 | 1. 回忆上周学习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起背诵。请同学起来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啊? 3' 2. 拓展: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想念故乡的诗歌?可能的答案:《回乡偶书》《静夜思》3' 3. 导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过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回家,对亲人和朋友的想念。那如果过年的时候你不能回家,有人从你的家乡来,你想问他关于家乡的什么事情吗?给学生展示《杂诗》这首诗的图画,让学生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问题:诗人为什么要问梅花开了吗? 10' 4. 带学生朗读板书《杂诗》。老师解释不认识的字,把诗歌的意思简单地说一遍。5' 5. 请学生一起背诵。单独请同学起来背诵。3' 6. 请学生来扮演王维及从故乡来的人。让学生自由发挥问问题。5' 7. 转到季节:“寒梅”是冬天开花,那秋天有什么景色呢?大家秋天去爬山的时候,会看到什么?(红叶)展示这首诗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里都有什么。8' 8. 带学生朗读板书《山中》。让学生来把诗歌的意思简单说一下,你最喜欢哪句? 5' 9. 大家一起背诵《山中》。单独、轮流一人一句背诵。5' 10. 最后大家一起把这节课学习的《杂诗》《山中》一起背诵一遍。2'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主讲老师打印两首诗歌对应的图画 | |||||||
助教需求 | 帮助维持课堂秩序,向学生展示诗歌的图画 |
欢迎光临 LEAD阳光 (http://ygclub.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