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标题: 贪玩的人类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0 17:46
标题: 贪玩的人类
本帖最后由 老多 于 2009-7-10 17:57 编辑

最近整个阳光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老多可能是阳光里头发最白的一个,没想到却有一个黑发王子先我之前去了天国。

人生很短暂,有时也会很无常。萧乾先生说过一句话,人生就像一次未带地图的旅行。他的意思是我们在不断地沿着时间的河流往前走,走去哪里,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谁也不知道。为此有人选择了及时行乐,有人选择了埋头于平凡,老多和瓦拉一样选择了后者。

换个话题吧。

不觉来阳光(这个充满理想和欢笑的小天地)也有3个年头,我很庆幸可以在头发已经花白的时候认识阳光,认识这些平凡的,充满理想的小朋友们。老多混迹于阳光除了对这里总会出现的美女感兴趣,更让老多觉得兴奋的是阳光也在做着老多准备为之付出后半生努力的事情——传播科学,传播科学精神。

今天我把最近在写的一个小东西传上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果觉得老多说的不对,那就直接拍,不用客气哈。这是老多正在写的一本小书《贪玩的人类》,为了不让大家看着太费劲,我每次只传大约2000字左右,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贪玩的人类


作者 老多


本书献给所有爱玩的人。

引子

这年头儿,要是电视广告上说奔驰推出一款不用汽油的汽车,或者苹果公司又推出一款全新的IPod,坏坏肯定马上就疯了,恨不得第二天下午4点把办公室对面那个小银行给抢了。尽管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全得仰仗科学,可要是提起科学或者科学家啥的,肯定不会有人发疯,估计好多人还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尾巴骨发凉,马上躲得远远的,避之唯恐不及。

科学也确实厉害,除了奔驰和苹果,整一个几十层楼高的大家伙,呼的一声就飞上了天,那速度比坏坏他老爹养的虎皮鹦鹉飞的不知快了多少倍。而且这个大家伙能在几个月以后噔的一声落在火星上,还从里面爬出一个瞪着俩大眼睛的机器人。知道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吗?近的时候是5500万公里,远的时候能跑到4亿公里以外去。难怪有人会尾巴骨发凉。坏坏去年带着老婆开车去了一趟青藏高原,来回用了将近一个月,那叫一个爽。可满打满算这一趟也没超过5500公里,比火星离咱们最近的时候还差了10000倍。

这是大的,还有小的,一个用最时髦的啥纳米技术造的机器人,能在你的血管里到处跑,还能帮你把血管里的什么血栓之类的脏东西给弄下来。这都是科学,科学也太神奇了,难怪好多人把科学看得如此神圣,根本不敢提科学这事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科学其实是玩出来的。

老多就特喜欢玩,现在玩科普。记得小时候还没有半导体收音机,但是有一种叫矿石收音机的小玩意,这是在半导体硅二极管发明以前,一种用天然矿石晶体作为高频检波器的非常简单的收音机。老多买不起里面那个叫矿石的小玩意。听说那个矿石里就是一小块方铅矿石,于是老多和一个小朋友就开始在煤堆里找,结果还真让他们找到了,把一块小小的方铅矿放在一根小玻璃管里,两边连上细细的铜丝,一个矿石制造成功。一台能收到一个电台的小收音机就让他们弄成了。另外老多还喜欢看星星,想自己做个望远镜。可那时小学还没上完,根本没学过啥光学,于是把哥哥上初中的物理书找出来翻了好几天。这天他跑到眼镜店央求服务员给磨一块镜片,不是眼镜片,是望远镜的物镜。诧异的服务员最后还是被感动,真的给老多磨了一块100毫米直径,100度,也就是焦距1000毫米的镜片,老多用这个镜片还真的造了一台望远镜。那天夜里他看见了月亮上的环形山,高兴地在地上直打滚。

不过老多不是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也爱玩吗?没错!

就拿飞上火星的火箭来说吧,发明火箭的那个美国佬——戈达德,他就是一个大玩家,现在应该叫发烧友。16岁的时候戈达德看了一本书《星际战争》,这本书让戈达德疯了,马上发起高烧,比非典和猪流感烧的还高。这小子大学毕业当教授以后有点闲钱了,他就自己花钱玩火箭,因为他想把自己送到哪颗星星上去当国王。可那时候飞机才发明没多久,根本没人知道怎么才能飞到星星上去,更别说参加星际战争了。不过戈达德不管这些,他发明了一套能在真空里干活的发动机,然后造了一个又细又长的大鞭炮,大冬天的给支在了雪地里。电钮一按,轰的一声大鞭炮飞出去了。这个大鞭炮就是现在著名的火箭。不过老戈的这个火箭和咱们春节放的二踢脚差不多,火箭飞了几十米高就掉下来了。可你知道戈达德这么一玩结果成了火箭之父。




还有那个相对论大师爱因斯坦,他也喜欢玩,也是玩家。小时候爱因斯坦挺笨,功课也不好,5岁的时候就喜欢玩罗盘,其实就是指南针。那上面的小针总是指着南北两个方向,太神了。不过爱因斯坦和戈达德玩的方式不太一样,他喜欢在脑子里玩,爱想好玩的事。那时候大家都对光的速度很感兴趣,而且计算出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公里,这可让爱因斯坦有的想,有的玩了。他想如果人以光速运动,那这个世界会咋样捏?没想到这个想法成了他后来研究伟大相对论的根,那时候他16岁。






用脑子玩的还有一位,他就是英国残疾大科学家霍金。霍金小时候没有残疾,他的功课也不太好,可他喜欢自己造玩具,而且会造很复杂的玩具。不过老天爷不长眼,霍金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肌肉萎缩。后来连话都不能说了。于是他只好在想象中生活,想象中玩。如今他玩出来的东西,啥宇宙玄理论、膜理论没几个人能闹明白。可是他写的书《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卖得不错,因为大家都觉得霍金很神奇,都想看看他在玩啥。

也许你会问,老多不是胡扯吧,科学怎么能玩出来呢?那些满脸严肃的大学教授,还有中学里又矮又丑的物理老师可绝对不像会玩的人啊?

这一点都没错,如今好多科学家确实有点儿像外星人,人情味儿都快没了。而且见着不太懂科学的人他们更牛,摆出一副自己啥都明白的样子,大棍子抡圆了把你教训得没地方躲。他们还大声地说,我没错啊?是你们不懂,我懂啊?!

那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现在大伙把科学看得太神秘,太玄乎,太金字塔了。难怪美国有位先生写了一本书《科学是怎么败给迷信的》,注意书名:科学是怎么败给迷信的,失败已经是结论。其实现在科学在大众的心里已经和算命先生、周公解梦、跳大神啥的差不多,已经是一种地道的迷信了。是什么原因闹成这样捏?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家忘记了,而且连科学家都忘了:科学其实是玩出来的。

科学绝不像算命先生、周公解梦、跳大神那样无趣又诡秘,科学是非常美妙的。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贪玩的费曼在他的物理书上告诉他的学生们:“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你们应付考试,也不是帮你们为工业或国防服务。我最希望做到的是,让你们欣赏这奇妙的世界。”

那科学是咋玩出来的呢?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产生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惊异(其实就是好奇心);二:闲暇;三:自由。玩也同样需要好奇,闲暇和自由。所以老多以为那都是一回事。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7-10 17:48
先来MARK一下~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0 17:49
忘记了,发这个贴还要感谢我们可爱的塔塔和立文童鞋,没有你们的帮助,上面就木有图片咧:)
作者: liwen    时间: 2009-7-10 17:54
忘记了,发这个贴还要感谢我们可爱的塔塔和立文童鞋,没有你们的帮助,上面就木有图片咧:)
老多 发表于 2009-7-10 17:49


可以说立文和可爱的塔塔吗 这样我就不用可爱了! :)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7-10 18:03
多老师说了,“俺在阳光发贴了,不去捧场下次不给咖啡喝!”
我屁颠屁颠地就赶来了。
好啊好啊真是好!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0 18:28
一不留神就没有坐到沙发,连压百大炮的机会都没了

多老师以后写个童年趣事啥的,肯定好玩
作者: boluo    时间: 2009-7-10 20:42
中学里又矮又丑的物理老师?!

多老师,您打击一片啊,而且相当与事实不符!

要罚的吧?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0 22:46
7# boluo

哈哈,打击面是广了点哈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0 22:51
第一章 游戏的童年(上)

以前,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以前。那时候的人类刚刚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按照达尔文先生在他伟大的著作《物种起源》里提出的进化论推测,人类最初是从和猴子猩猩差不多的所谓灵长目动物进化而来的。现代的科学家在研究非洲的黑猩猩时发现,它们也会时不常用双腿走路,这可能就是人类学步时代的再现。




学会用两条腿走路以后,人就和猴子猩猩开始有点不一样了。用两条腿走路让人腾出了两只手,所以变得更贼更狡猾了,老虎狮子的力气比人大几百倍,可它们只能趴在地上,不会站起来,于是在人面前也只好甘拜下风。不过就算有了手人和地球上其他动物还差不了太多,那时候没有麦当劳也没有便利店,更没有啤酒和可乐,为了能混口吃的,只能在野地或者树林里到处找。因为有了手,找吃的就方便很多,所以这时候老虎狮子已经基本没可能把人当午饭吃,闹不好老虎狮子倒很可能被一帮人用大棍子活活打死,然后老虎狮子成了人的午饭。

这就是最早的人类。


自从有了手,人类就变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不得了了。手可以拿着棍子石头打老虎打兔子,另外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啥功能呢?那就是可以玩!用手玩可就比小狗小猫玩的花样多多了,不但如此,玩还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好处。那是咋回事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那么几个半大小子,平时他们除了有时候会帮着家里人干点活以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玩。有一天他们几个跑到树林里去藏猫猫,碰巧看见一只受伤的豹子正疼得在那里哼哼,喘粗气,哥几个一看大喜,悄悄过去抡起大棍子,这只可怜的豹子一瞬间就被小哥几个给弄死了。哥几个高兴地扛着胜利果实回到他们住的山洞,好几家人在一起美美的饱餐一顿。“你们几个太棒了!出去玩就能弄回这么好吃的肉。”大伙儿都夸他们。

这是玩的第一次胜利。还有件事和玩也有关系。

人虽然是从和猴子差不多的所谓灵长目动物进化而来的,灵长目基本吃素,可人类打一开始就喜欢吃肉。那时候弄到点好吃的很难,比如弄到一只豹子就很不容易,可好不容易把豹子打回来,想把它的肉吃进肚子又是个大问题,因为豹子肉不像野果子,把肉分开太难了。这一点人确实不如老虎,因为人属于灵长目,嘴里没有长那么厉害的犬齿。所以每次好不容易搞到一点肉,吃起来却十分费劲。

有一天一个淘气的小孩子正举着一块石头玩,不小心砸在没吃完的豹子肉上,豹子肉顿时被孩子手里的石头砸开个大口子,嗡的一声一群苍蝇拥了上去大嚼起来。小孩害怕地看着自己的父亲,以为自己闯了大祸。他爸爸看见了,嘴里骂骂咧咧的跑过来刚想抬手揍,可转念一想这不是把肉分开的好办法吗?他没有揍自己的儿子,而是顺手抄起身边的另一块石头,把肉给敲开了。

另一个人看见了:“嘿,这法子不错啊!”他也学着那位父亲的样子抄起一块石头砸下去,可他拿的石头是块鹅卵石,一下子没砸动。突然,这个人想起他小时候玩一块边缘很锋利的扁石头把手弄破的事情,“啊!我知道了,要扁的,带边儿的才行。”于是他跑到石堆里找了一块锋利的扁石头,“哈哈,你们看,这块石头更棒!”

就这样分开豹子肉或者不管其他什么肉就很容易了。

可过了不久,那块石头没那么锋利了,一个人费劲地割着剩下的一点豹子肉,着急地嘴里一个劲儿地大骂。这回还是那个淘气的孩子,他跑到正在骂街的那人面前说:“这好办。”说着他拿起另外一块石头砸过去,叮叮当当没几下,那块不锋利的石头上居然又出现了锋利的边缘。啊,原来这个游戏他早就玩过。

大伙儿为这件神奇的事情欢呼雀跃,因为简单的石器给玩出来了。




不过从那几个半大小子在树林里碰见受伤的豹子,到用砸出来的锋利石头割肉,也许过去了几百万年。

但是无论如何被科学家叫做旧石器的时代就这样在游戏中悄然来临了,砸出来的锋利石头成了人类不可缺少的工具——切割器。

那时候人们弄到猎物,就把猎物撕开或者用切割器割开,然后生吞活剥地吃掉,那叫做茹毛饮血的时代。

有一回森林里的一棵大树被一个巨大的闪电击中,大树顿时燃烧了起来,一只没有来得及逃走的羚羊被大火活活烧死在树底下。大火点着了整个森林,足足烧了好几天。有一天一阵大雨把火浇灭了,几个小淘气趁大人不注意跑进刚刚熄灭的森林里去玩,发现了那只被烧得黑乎乎的羚羊。


“靠,看那只羚羊给烧成这样了,哈哈。”孩子们刚想转身离开,突然一股扑鼻的香味飘然而至。

“哇,真香啊!哪儿来的香味儿?”孩子们口水直流,于是他们到处找。可找来找去,除了那只烧糊的羚羊,啥也没有。他们谁都不希望这味道是从那只烧糊的羚羊身上发出来的。

“难道是它?”大家突然恍然大悟,一个孩子抓起羚羊的一条腿,没想到那腿掉了下来,一阵诱人的肉香味从撕开的羚羊腿里散发出来。

“喔噻,真的是它!”于是大伙儿高兴地坐在那只可怜的羚羊旁边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美味的烤羊腿。

人类吃生肉的时代就此结束,也是玩出来的。

从那以后狡猾的人类,尤其是一些特别喜欢玩的人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命里注定的,是可以用一些方法去改变一下的,于是他们又玩出好多新鲜玩意。

他们不再住山洞,因为有一个人学着鸟儿在树上搭了个巢穴,后来干脆把巢穴从树上搬下来,用树枝子和茅草盖上了房子。

不再让老婆去树林里摘野果子充饥,因为有人发现,他在玩土的时候埋在地上的一粒草种子居然长出了更多的种子,于是人类开始种粮食了。

他们不再用砸出来的石头,而是用磨出来的石头做工具。

还有一部分人从他们烧东西吃的火堆里发现了烧化了的铜,趁铜还没有完全冷却可以打造成各种形状的刀和老婆头上的发卡簪子,用铜打造的簪子漂亮极了,铜刀比石头切割器更好使。另外大家还穿上了衣服,这个是不是玩出来的有待考证。

于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随之来到了。
作者: 沉淀的幸福    时间: 2009-7-10 22:57
哈哈,老多童鞋写的真好玩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0 23:28
哈哈,老多童鞋写的真好玩
沉淀的幸福 发表于 2009-7-10 22:57


好玩就继续哈:

第一章 游戏的童年(下)

上面那些虽然是老多根据想象编出来的不靠谱的故事,但结果却是百分之百真实的。那么切割器、用火、最初的房子还有铜簪子,这些人类的创造就是科学吗?

对不起,这不是科学。现代科学家们发现,学会使用工具的不光是我们人类,黑猩猩、卷尾猴、水獭,甚至大鹦鹉都有使用工具的记录。还有会盖房子的鸟和河狸。难道它们也知道科学?显然不是。







但是人类和黑猩猩、卷尾猴不太一样,水獭对自己能拿着一块石头敲开蚌壳已经非常满意。但是在千变万化的自然面前人类却渐渐感到自己的无知,这就是人类的好奇心。亚里士多德在谈论人类哲学和科学产生的原因时这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为了摆脱这种无知和愚蠢,有些人就开始把玩的目的转向更广泛的领域。不过开始还不是科学,在科学还没有出现以前,另外一些事情先出现了,那是什么呢?那就是图腾崇拜、巫术啥的,现在叫做迷信。后来的宗教也是来自人类最初的这些崇拜活动。

那是怎么回事呢?图腾崇拜和巫术也是玩出来的吗?还真可能也是玩出来的。





那时候没有大英百科全书,没有古狗百度,更搜不到维基百科或者互动百科,让人们感到迷惑的各种自然现象得不到解释。而且那时人类生活极为艰辛,就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还经常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灾难,比如地震、暴雨、洪水或者一个闪电以后发生的大火折磨着。谁也不知道这些恐怖的事情是怎么,或者为什么发生的。于是有些人就琢磨开了,可琢磨来琢磨去也找不到原因。一些人想,如果是我们无法解释的原因导致了这些可怕的事情,那么这个世界肯定是被另一个无形的力量控制着,这一切一定是被一些比我们更厉害的东西,在我们完全不知晓的情况下操纵着,那它们是谁呢?哦,是不是那些老鹰、老虎、毒蛇或者悠哉游哉的老牛呢?你别看它们好像啥都不知道,其实它们时刻都在注视着人类,以后可千万不能得罪它们了!

图腾就这样出现了。

大家开始崇拜那些会给他们带来灾难的图腾,既然这些图腾会掌控所有恐怖的灾难,咱们得对它们好点,咋才能对它们好呢?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去讨好它们,它们可能就会稍微客气一点。这样慢慢就成了一种规矩,每到一个特定的时候,比如太阳刚好从东边的山尖上升起来的时候,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对着东边那个山尖发誓:我们一定会遵从您的指教,请您务必别再让洪水从山上冲下来。然后大家把一只羊,一条牛甚至是一个小孩绑在柱子上奉献给这个伟大的图腾。这样的事情做得多了,做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碰巧有几次在祭拜完图腾以后,这一年真的是风调雨顺,于是大家就更加相信这个伟大的图腾的无形力量是多么的巨大,而他们的祭拜也就更加有必要了。

跟着图腾崇拜一起到来的是巫术。妈妈难产、姥姥生病还有小孩晚上说梦话,这些也可能是什么无形的精灵在搞鬼吧?怎么办?有个人出来说,让我来。他用一根棍子在难产的妈妈脑袋上转了三圈,嘴里还念念有词,他正念着,小孩哇的一声落地了!啊!这个人太厉害了,他能和精灵交流,于是他被奉为巫师。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孩子就生下来了。不过人类的这些行为直到科学非常昌明的现代也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在很多偶然的情况下巫术确实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很好的安慰作用,所以有一些人宁愿相信这些,当然并不一定就不相信科学。

美国的一位科普作家斯潘根贝格在他的著作《科学的旅程》中说:“科学实际上与巫术同根——它们都源于想要知道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那科学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

前面说了,科学的产生要仰仗三个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无论在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人类不缺乏好奇,缺乏的是闲暇和自由。那时候弄点吃的实在太不容易,所以除了小孩子,基本没人有闲暇的时间去玩。自由更没有了,在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里,生存是最大的问题,哪里有自由可言。

人类另一个时代让有些人有了那三个条件,那个时代叫奴隶时代。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7-10 23:35
您一气全传上来了,不很快就发完了吗?
应该一天发一章,让我们慢慢看~~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0 23:38
您一气全传上来了,不很快就发完了吗?
应该一天发一章,让我们慢慢看~~
加肥猫 发表于 2009-7-10 23:35

哈,这就是第一章,给分开了。前面是引子,不算哈。
作者: 地瓜    时间: 2009-7-11 01:59
问土豆一个问题
和动物相比,到底是人类贪玩呢,还是动物更贪玩?

PS:当然人也是一种动物
作者: candy    时间: 2009-7-11 03:38
哈~ 老多童鞋真可爱
好怀念当助教坐在后面听老多讲课的时候呀。

ps
地瓜同学。
2点还不睡觉是不对的!!
被我抓到啦。
大家都要注意休息。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1 04:01
问土豆一个问题
和动物相比,到底是人类贪玩呢,还是动物更贪玩?

PS:当然人也是一种动物
地瓜 发表于 2009-7-11 01:59


哈哈,贪玩的程度老多认为是一样滴,只是人多了几个狡猾的地瓜细胞,都长在脑袋里了,哈哈!不知地瓜童鞋是否同意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1 04:28
本帖最后由 老多 于 2009-7-11 05:27 编辑
中学里又矮又丑的物理老师?!

多老师,您打击一片啊,而且相当与事实不符!

要罚的吧?
boluo 发表于 2009-7-10 20:42


还是别罚哈,老多万万不敢造次。况且丑和矮不一定就是打击哈,老多有事实为证:七个小矮人很矮,但是他们很善良,是美好的象征。还有我们敬爱的费曼老师,是最优秀的物理老师,他的长相似乎也不敢恭维。
老多贬低的不是长相,他们可能长得高高大大,还挺标致,不过,哈,说实在的,他们确实又矮又丑



中间那位就是敬爱的费曼老师,似乎个子也不高哈
作者: badapple    时间: 2009-7-11 07:27
菠萝,我替你强烈谴责颠倒黑白的多老师~~~

多老师,你不知道我们亲爱的菠萝妹妹曾经是一位美丽善良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几年如一日的中学物理老师么??????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7-11 13:04
此贴即将成为暑假第一热帖~

不过多老师,您先贴在这里是不是得小心盗版捏?

赞同一天一贴,大家耐心看人类好玩的简史的小ta留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1 13:24
此贴即将成为暑假第一热帖~

不过多老师,您先贴在这里是不是得小心盗版捏?

赞同一天一贴,大家耐心看人类好玩的简史的小ta留
小ta 发表于 2009-7-11 13:04


好滴,接受塔塔建议,一天就一帖哈。

盗版是要防,所以大家不会在这里看到完整版,谢谢小塔塔提醒。

第二章 玩出来的泰勒斯(上)

这里说的奴隶时代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当人们用上了越来越好使的金属工具,住进房子,学会种庄稼等等以后,人类就成了地球上的老大,狮子老虎已经完全不是对手,所有的动物只能躲得远远的,就怕给宰了当人的午饭。人的这种变化社会学家叫进步,和人类的这种进步一起来到的就是奴隶社会。

进步了怎么会出现奴隶社会呢?

可能是这样。那时有那么一帮人,他们生活在一片很富饶的山谷中,风调雨顺的,再加上他们很勤劳,干活都卖力气,所以他们老能吃到好吃的东西,还搭了一个大棚子里面放了好多吃的,准备留着冬天吃。比如这些人生活在河东。

而另一帮人,他们生活在很贫瘠的沙漠旁边的草地上,夏天热得没处藏,冬天冷的能冻死人。他们想种点儿粮食,可不是老不下雨,就是大雨下过头,刚长出来的苗都干死了,已经抽穗的庄稼都冲跑。一年的辛苦就这样泡汤了。他们其实一点都不懒惰,可老天总是不作美,无论怎么玩命干还是经常要饿肚子。比如他们生活在河西,或者更遥远一点的地方。

当河西的人发现河东还有一个那么好的地方,那里的人有吃有喝,过得比河西好多了,饥肠辘辘的河西人凑在一起开始打主意了,他们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啥好办法。最后,他们心一横,终于鼓足了勇气,干什么呢?去抢。也许开始并不是抢,是要,但对方总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那还等什么,抢吧!而河东的人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就开始反抗,就这样河东跟河西打起来了。于是,人类一种带着血腥味的游戏——战争出现了。

打仗就会有失败的一方,失败的人如果没有给杀掉,就成了俘虏。胜利的一方看着这么多俘虏想,养着他们还要给他们饭吃,杀了吧怪残忍的,咋办捏?唉,不如让他们给我们干活,这样我们就可以坐着吃了。好主意!于是最早的奴隶就这样出现了。胜利一方的领导还有英勇善战的英雄就成了贵族,是奴隶的主人。其他的人,比如士兵、铁匠、木匠或者做小买卖的商人就成了平民,他们不是奴隶。一个由贵族统治,有等级分别的社会——奴隶社会就这样来到了人间。






有奴隶给干活,贵族和平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别的,亚里士多德说的闲暇和自由就出现了。好奇是人的本性,所以在奴隶社会就有了一些既有好奇,又有闲暇和自由的人,这些人还等啥,赶快玩吧!

真正的科学家也就在奴隶社会出现了。

当然奴隶也有爱玩的,尽管他们没有贵族那么自由。所以奴隶不一定就不可以成为玩科学的人,只是要比贵族难,难很多。

第一个被称为科学家的人是谁呢?按照西方人的说法他是一个叫泰勒斯的古希腊人。

这个叫泰勒斯的人很神秘,因为他自己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文字,人们知道他都是因为看到许多后来人的著作中提到他。这个神秘的人物据说于公元前624年出生,公元前548年去世,他出生在古希腊著名的城市米利都。米利都现在属于土耳其,那时候是古希腊的一个很著名的城邦和港口。后人记载的这个泰勒斯可是一位旷世奇才,他被恩格斯称之为:古希腊最古老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几何学家,是科学之父,是希腊数学的鼻祖等等。泰勒斯还建立了一个学园,创办了个学派——米利都学派。据说泰勒斯还留有一块墓碑,上面这样写着:“这里长眠的泰勒斯是最聪明的天文学家,米利都和爱奥尼亚的骄傲。”






泰勒斯是2500多年前的人,2500多年前是啥年景呢?就是余邵鱼余静斋老先生你写的《列国志转》中《东周列国志》里“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时代。

让我们看看,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怎么玩的。

先来看看泰勒斯都干了些啥。根据后人的记载,泰勒斯在科学上主要有几个贡献: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个贡献是,他提出了万物源于水的观点。他说:“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这是人类第一次没有从神灵那里去寻找万物的来源,而是用人自己的脑袋客观地去解释这个非常基本哲学问题。

第二是泰克斯定理。所谓泰勒斯定理是现在连小学生都蒙不了的几个几何定理,比如任何圆都要被其直径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直线相交时,对顶角相等等等。而且这些定理描述的现象并不是泰勒斯发现的,这些现象埃及人老早就知道,不过是人家泰勒斯把它们总结出了规律性的几何定理,这才是他的高妙之处。

此外,据说泰勒斯还根据物体的影子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他还解释了发生日食的原因是由于月亮的影子,而不是神仙干的事。为了证明这个解释的正确性,有人说他真的准确地预测了一次日食。

这么伟大的贡献在如此遥远的时代是咋整出来的呢?

是玩出来的,因为科学就是玩出来的。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1 13:28
菠萝,我替你强烈谴责颠倒黑白的多老师~~~

多老师,你不知道我们亲爱的菠萝妹妹曾经是一位美丽善良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几年如一日的中学物理老师么?????? ...
badapple 发表于 2009-7-11 07:27


哇噢,老多这下惨了,一不小心得罪了美丽善良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几年如一日的菠萝妹妹,老多甘愿受罚
作者: JessieY    时间: 2009-7-11 16:41
多老师的大作说什么也要顶啊~~那叫一个引人入胜~~

话说多老师,您写到哪里了现在?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1 22:44
还是别罚哈,老多万万不敢造次。况且丑和矮不一定就是打击哈,老多有事实为证:七个小矮人很矮,但是他们很善良,是美好的象征。还有我们敬爱的费曼老师,是最优秀的物理老师,他的长相似乎也不敢恭维。
老多贬低 ...
老多 发表于 2009-7-11 04:28



费曼看上去很帅啊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1 23:29
多老师的大作说什么也要顶啊~~那叫一个引人入胜~~

话说多老师,您写到哪里了现在?
JessieY 发表于 2009-7-11 16:41


第一章游戏的童年,第二章玩出来的第一个科学家,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玩家,第四章玩到极致的亚里士多德,第五章玩到死的阿基米德,第六章不爱玩的罗马人,第七章西方不亮东方亮,第八章不再相信权威的玩家,第九章发现新大陆的玩家以及殖民主义,第十章意大利的玩家们  第十一章物理也是玩出来的, 正在写第十二章双簧管与望远镜

这本书基本是以历史的线索,展现人类发现世界的进程,其中写到最多的是科学家,当然还有其他在这个进程中做出过贡献的玩家。
老多在这里可能贴到13章就结束了,为了不让其他人把老多的东东偷走哈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1 23:30
费曼看上去很帅啊
tomato 发表于 2009-7-11 22:44


长得一点都不帅,他自己都承认这一点,但是他确实很帅,帅呆了
作者: 孙铭    时间: 2009-7-12 12:44
支持老多◎老多要出书嘛?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2 16:58
支持老多◎老多要出书嘛?
孙铭 发表于 2009-7-12 12:44


书出不出老多说了不算,不过倒是有俩出版社已经很感兴趣,而且在催老多,唉,本来是想玩玩,现在成负担廖

接着上面的,且听这一节:

第二章 玩出来的泰勒斯(下)


泰勒斯出身贵族,也就是说他爸爸是贵族。贵族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很好的教育,成年以后他做过一段时间的商人,跑过不少地方。由于米利都当时是一个著名的港口,所以让泰勒斯出门旅行十分方便,这让他有机会游历了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埃及和古巴比伦,得到很多真传。

另外据说泰勒斯还有腓尼基人的血统。腓尼基人是何方人士呢?腓尼基人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民族,现在也属于土耳其的地盘。这个民族以做生意精明和善于航海出名,他们的商船经常往返于地中海各个港口之间,包括埃及,赚的钱背都背不动。

有这么个故事,腓尼基人由于自己很能干,觉得自己很牛叉,所以十分傲慢。埃及法老对这帮家伙实在看不惯,为了杀一杀腓尼基航海家的威风,于是法老出了个毒招,想害害他们。这个毒招是要三个腓尼基水手从埃及出发,一次都不可以后转,而且要始终沿着岸边向西航行,最后要回到埃及。当时人们只知道沿着埃及的海岸往西航行就会进入大西洋,而那时候的人认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尽头,这三个倒霉蛋肯定永远回不来了。结果让法老大为吃惊的是,三年以后这三个家伙居然真的划着船沿着岸边回来了,原来他们仨沿着海岸边,围着非洲整整转了一圈。从此以后埃及法老再也不敢小看这帮腓尼基人了。这次航行也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







有腓尼基血统的人不爱玩才见鬼了。

一个不差钱,衣食无忧,成天有吃有喝的贵族,还有腓尼基人的血统,玩肯定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泰勒斯游历了很多地方以后,不差钱的泰勒斯在外面玩够了,好奇心也越来越强,于是他开始去想万物源于什么的问题:这些大树,小草儿,还有各种动物,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人,都是啥组成的呢?有一天他发现,种子离开水就不会发芽,动物离开水也是万万不可以的,啊!对!万物不就是源于水吗?

还有几何学,在泰勒斯以前埃及人也懂一些几何,比如他们建造的金字塔和神庙,没有点几何知识还真不好弄。但是那些埃及人都是木匠或者石匠,虽然对一些几何形状很熟悉,但他们没功夫进一步去考虑那些形状之间是否有啥规律。比如他们知道造个轮子应该是圆的,凿一根圆柱也是圆的,这俩圆之间啥关系他们不关心。泰勒斯就不一样了,他没事干就爱玩,他发现桌子和圆柱这些圆之间是有规律的,他发现只要是圆的,那么无论是圆柱还是轮子都要被其直径平分,于是一个对所有的圆都适用的定理“任何圆都要被其直径平分”就出现了。这就是几何学,是科学,已经不是木匠和石匠知道的那点事情了。






泰勒斯自己玩还不过瘾,他把一群和他一样喜欢玩的人弄到一块,搞了个嘉年华——米利都学园,米利都学派就这样出现了,这个学园后来又出现了两位很出名的人物,人称米利都三杰。

所以玩是泰勒斯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是在尼罗河岸边种地的农奴,给法老修金字塔修神庙的木匠石匠,他们肯定不会像泰勒斯这样玩,为了多挣几个比索,少挨几下工头的鞭子,他们只有每天不停地干活,哪有闲工夫去证明几何定理,去想世界是啥玩意组成的。

如果光是个大玩家,西方人就能把泰勒斯当成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家吗?除了玩,泰勒斯创立了一种被后来科学家叫做理性思维的精神,这是人类能够走向科学最关键的一步,所以西方人把他作为第一个科学家是有道理的。

理性思维这个词儿听起来挺深奥,科学家经常喜欢拿着这种让人稀里糊涂的词唬人。其实以老多的愚见,说白了理性思维就是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事儿。


在泰勒斯以前,人们对大自然了解甚少,大伙儿看到自然中许多现象没法解释,比如日月星辰每天老是那么准时地东升西落,他们觉得很奇怪,除了图腾以外肯定还有更值得我们敬畏的精灵在操纵着这个奇妙的夜空。有人问:“这么老大的天,上面的星星都一起走,是谁叫它们这么干的呢?”还有日食,怎么突然间太阳好像让谁给吃了一样,天全都黑了,这也太邪乎了。于是有人马上宣布:“这一切肯定是被那个伟大的,而且是非常伟大的人操纵着!”这个比我们都厉害那么多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又宣布说:“他不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就是伟大的神!而且可能不止一个神!”于是大家相信是众神让日月星辰一起走,让太阳突然黑下来的。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几乎都有他们特定的各种神灵,希腊有太阳神、天神、海神、爱神啥的。中国有玉皇大帝,尤其是雷公、电母,他们不高兴了就打雷下雨。所以那时候的人都非常非常地崇拜神害怕神,到时候就要去祭拜,还要拿好吃的供着,等着神来吃,吃高兴了神灵就不会打雷下雨了。无论是雷公、电母,图腾,巫术或者什么其他神灵,这种解释自然的方式按科学家的说法都不是用人自己的脑袋观察和思考以后得出的结果,而是把这一切归于超越自然的,无形的,神话的,宿命论的观点。

可是从泰勒斯那会儿这事儿开始有变化了,什么变化呢?那就是有人开始不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神灵可以掌控,不相信那些神奇的事情都是众神玩出来的把戏。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相信周围的世界和发生的所有事情是可以用人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了解,并且是可以认识,甚至是可以有所改变的,这就是所谓的理性思维。

虽然那时候泰勒斯所说一些结论是根本不对的,比如他说万物源于水这个结论是根本不靠谱的。但泰勒斯这样的思维方式却明确地告诉大家,人类完全可以忘记神,不用神,没必要总是用宿命的观点去认识和看待自然,而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脑袋。所以西方人认为他是第一个可以称为科学家的人。

另外从泰勒斯开始,人类有了一种超出实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才是导致西方最终发生科学革命最大的动力。科学往往开始并不像弄点好吃的东西或者给老婆打造一个漂亮的簪子那么有实用的目的。像欧洲后来出现的伟大科学家哥白尼和牛顿,他们研究日心说和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啥实用的目的,纯粹是出于好奇和兴趣,而且没人让他们去研究这些,更不是靠这些研究挣钱糊口。柏拉图在他的一篇著作《泰阿泰德篇》里讲了这么个故事,他说有一天晚上泰勒斯因为专心地抬着头看星星,一不小心掉井里了。这事儿正好让一个女奴看见了,女奴大笑,笑话泰勒斯这么迂腐,为了看星星连脚底下是啥都看不见。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哲学或科学研究往往是脱离实际的,而且还十分超脱,对身边世俗的事情根本不关心。而对那些看起来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的事情的关心和爱好,正是科学产生的源泉。

可话又说回来了,尽管科学开始看起来是无目的的,但科学却是最实用而且是最能给人带来实际好处的。亚里士多德也讲了一个泰勒斯的故事,是在他的《政治学》那本书里。他说泰勒斯曾经有一段时间挺穷,估计钱都拿去玩了。而且那时候的人都觉得科学知识有啥屁用,也不能当饭吃,大家都看不起泰勒斯这个穷光蛋。泰勒斯可不觉得知识没有用。有一年,泰勒斯运用天文学知识预测来年的橄榄要大丰收,于是他用很低的价钱把当地所有的榨橄榄油的榨房都给租下来了。到了收获季节,果然橄榄大丰收,榨房的租金猛涨,泰勒斯美美地大赚一笔,发了大财。亚里士多德讲的可能只是个笑话,但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现代人是最明白的了。

而老多所说的玩,也就是凭着强烈的好奇,并且以理性思维的方式去了解自然,用自己的脑子去玩。这种玩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历史上多少伟大的科学家,当然还有各个行当伟大的大师就是这样玩,并玩出了如今能让机器人爬上火星的科学和技术。

作者: 南生    时间: 2009-7-12 22:59
真是太棒了,终于看到多老师的这本书了,出版了一定要买一本收藏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3 00:09
真是太棒了,终于看到多老师的这本书了,出版了一定要买一本收藏
南生 发表于 2009-7-12 22:59


哈哈,谢谢南生喜欢老多写的东东。不过老多要悄悄地说一声,如果把这本书拿来收藏老多就白写了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3 00:34
老多给大家讲个故事,是身边的故事。我有一帮小学同学,现在他们不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就是啥费米实验室的,几十年了我们仍然是好朋友。只是现在天各一方,聚一次很不容易。不过我们不聚则已,只要一聚很可能场面十分激烈,大家面红耳赤地为一件什么事情争得不可开交。其中有科学上的事情,也有和科学毫无关系的事。以前我们谁都没在意。去年我们又有了相聚的机会,那天不知为啥又吵起来了。老多因为近来看了不少科学史方面的书,我就说,咱们咋有点像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啊,没事就爱吵架玩。一个现在MIT,已经做到终身教授的一听哈哈大笑,他说,是啊,我每次回来就特想找你们吵架。
老多讲这个故事是想说,老多之所以把自己写的东东凉出来,是希望大家也能跟老多吵吵架,因为我发现阳光缺乏这样的精神。阳光是希望带给孩子快乐和所有学校不能给予他们的东东的,否则我们完全可以办个高考或者中考高分培训班。我们希望做的事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是需要大家动脑筋去思考和吵架的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3 01:19
第三章 中国的玩家(上)

咱们中国的传统一般是不主张玩,尤其是不让小孩子玩,总希望孩子都能呆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坐着读书。爱玩的孩子在中国一般是不受人待见,说他是个淘气的孩子,甚至是游手好闲的家伙。小孩子总是会听到父母在背后大喊:“赶快回去做功课,别在外面疯了。”所谓在外面疯,就是孩子们玩性正浓时,此时让他们做功课岂不是非常残忍,简直是屠戮孩子的天性。狐狸或者鼹鼠妈妈绝不这样做。唉,孩子们真可怜。

但中国古代是不是就没有一个像古希腊的泰勒斯那样玩出来的科学家呢?还真有一个,而且是个大科学家,他是谁?他就是2500年前春秋时代的墨翟,也就是墨子。




墨翟这个名字似乎还有不少争议,有人说他姓翟。嗨,管他姓啥呢,反正大伙都叫他墨子,不叫翟子。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是啥意思呢?干嘛非要叫春秋,不叫冬夏战国呢?春秋其实是指东周。

夏商周,人称中国的上古三代。夏朝基本是一个梦幻般的时代,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字的记载。商朝在中间,那时候有在乌龟壳或者牛骨头上刻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记载的基本是占卜祭祀的事情,所以甲骨文也叫卜辞。虽然没有啥像样的文章,但不管怎么样有文字了。周朝是中国开始有明确记年最早的一个朝代。

周朝的开国皇帝开始把国都建在镐京,在现在的陕西,称为西周。那时候周朝的皇帝发明了分封制,就是皇帝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和有功之臣封为公、候、伯、子、男五种爵位,这些人每人还能分到一块疆土,叫做诸侯国,那会儿的中国有好几十个这样的诸侯国。几百年以后周幽王被杀,西周完蛋。周幽王就是那个为讨妃子一笑,点着烽火台的那个昏君。周幽王死了以后他儿子把都城迁到东边的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时候皇帝没那么厉害,管不了那些诸侯了,于是诸侯开始闹事,互相打仗。孔夫子写了一本那个时代的历史书《春秋》,所以后来就把东周叫春秋时代。战国就是那些诸侯国打来打去就剩下七个国家互相混战的时代,最后秦国把其他六国都给灭了,统一中国,战国结束。历史书上所谓封建时代就是从周朝皇帝分封诸侯这么来的。

墨子生卒的年代大约是从公元前468年到376年。古狗上查到的,按这个生卒年算,墨子活了92岁?老多不敢妄加评论。

春秋战国是中国出现各种学说最多的时候,号称百家争鸣的时代。其中最让很多中国人觉得牛叉的就是孔夫子的儒家学说。据说墨子年轻时也在规规矩矩地学习儒家学问:“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学着学着他不想学了,不但不学还成了儒家的死对头。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有“克己复礼,仁义道德”,而且儒家自命清高,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孔子是周朝皇帝遗老遗少的后代,应该也算是个贵族出身,起码是没落贵族。他很想恢复周朝的礼数,所以到处宣扬自己的学说,意思是让大伙别老把自己当根葱,办事老实点,厚道点,讲点周公时代的礼节。

这些其实也没啥不好,可墨子为啥不喜欢呢?大概因为墨子不是贵族,他是个平头老百姓,而且可能对贵族的做派看不惯,因此他对孔夫子的这些说法觉得有点烦。于是他提出一套自己的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一共十大命题。其中“兼爱”和“尚贤”老多觉得挺有意思,所谓“兼爱”应该和现在说的平等博爱有点关系,平等就是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而墨子说过:“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意思是无论大国(比如现在的米国、俄国和中国),小国(现在越南、韩国啥的),都是地球上的国家,所谓“皆天之邑也”应该带有平等的意思。

而“尚贤”就是任人唯贤,为贤是举,只要你有本事,不管你以前是个叫花子还是大富婆都是好样的。墨子云:“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说法,别说2500多年前,就是现在也是正确得不得了的理论。难怪墨子那时候大大地风光了一阵,墨子的理论被称为显学。显学的意思就是很受人欢迎,被人待见。估计孙中山先生当年没少看墨子的书,所以才提出他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

不过墨子的运气不太好,几百年以后,汉朝的皇帝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废黩百家,独尊儒术。”哈,孔夫子咋突然间让汉朝皇帝给看上了呢?原来汉武帝的师爷董仲舒说了,孔夫子才是为皇帝着想呀,他让老百姓都乖乖地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多好啊,这样您老人家统治这个国家岂不容易多了。于是啥诸子百家统统废掉,只能让儒家活着。所以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墨子被彻底打入冷宫,撂在一边几乎没人搭理了。




就这样两千多年过去了,一直到清朝末期,当西方的科学传入中国以后,当时的一些学者,像孙诒让、梁启超、胡适等人,他们用西方科学的方法研究了墨子的著作《墨经》,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这个让人冷漠了两千多年的墨子当年不但很有点民主味道,而且还是一个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和泰勒斯一样喜欢玩科学。

墨子除了这个人以外,在春秋时期还是一个学派,称为墨家学派,《墨子》一书是记载这个学派的典籍。而《墨经》被认为是墨子本人的作品,《墨经》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共六篇。中国古代都是用文言文写东西,有点像现在的科学家,故意把挺简单的事情用特难懂的词堆起来,让没点学问的人根本看不明白。墨子也是如此,而且他写的东东更是艰涩难懂,所以墨子当年说的好多事情,两千多年来没几个人弄明白过。(关于文言文可能不像老多说的那样,这和当时的书写比较困难还很有关系。那时候写文章是刻在竹简上,刻字实在不容易,所以文字不简单点也确实不行。)

作者: leeyupeng    时间: 2009-7-13 06:17
小时候学文言文就有个疑问:古代人平时说话是不是就是“之乎者也”的···
作者: xiaowen    时间: 2009-7-13 14:23
慢慢读,慢慢看,慢慢玩,慢慢学~~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3 14:37
陈陈今天就回来了,她很想找老多玩哦
作者: 沉淀的幸福    时间: 2009-7-13 15:33
在这样的下午,一口气看完这些,感觉真好,老多老师让我很长见识啊,我知道了泰勒斯,同时也有启发,开动我的理性思维喽!~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4 00:35
在这样的下午,一口气看完这些,感觉真好,老多老师让我很长见识啊,我知道了泰勒斯,同时也有启发,开动我的理性思维喽!~
沉淀的幸福 发表于 2009-7-13 15:33


老多写的这些东东有这么多美女喜欢看,说实话老多开始没想到,美女都喜欢老多已经成功一半了

接着讲故事吧:

第三章 中国的玩家(下)


经过孙诒让等人的研究,他们发现墨子在数学、力学还有光学方面都十分有研究。数学方面墨子除了对十进制有所论述以外,还对圆形、四边形等做了探讨。在力学上他对杠杆、滑轮还有时空、运动等概念作出了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次探索。不过话又说回来,买卖东西需要数钱,十进制就是数钱的方法,数错了肯定吃亏甚至挨老板揍;盖房子或者搬东西的时候会想到杠杆和滑轮,这里的力学常识很容易被琢磨出来。所以数学和简单的力学不算很稀奇,让孙诒让等感到很惊讶的是墨子在《墨经》里竟然讨论了小孔成像的问题,小孔成像在西方直到达芬奇时代才有人会玩,可是在2500年前的墨子就已经非常清楚。而且还通过小孔成像推论出光线的直线传播性质“景光之人熙若射……”,意思是照在人身上的光像射箭一样是直射的,所以造成小孔成像是倒影的原理。另外对于凸面镜和凹面镜具有会聚和发散的成像原理,墨子玩得可是得心应手。中国古代早就有铜镜,铜镜一般是美女们用来梳妆打扮的。铜镜除了有平面的,还有稍带凸面,以看清美女脸上的小豆豆。但有与铜镜相似的另一种东东,这东东是凹面,凹面的叫做阳燧。《本草纲目》里对阳燧是这样描述的:“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阳燧是用来聚光,是一种引火的装置。墨子对凸面镜或者凹面的阳燧,什么时候看是小小的,倒着的,什么时候看是大大的,是正像等都说得十分清楚。此外墨子居然也和泰勒斯一样在考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物质的本源是什么。墨子认为组成所有物质最小的东东是“端”,他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简直有点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意思,有些学者还就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原子论。




不过墨子和泰勒斯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他出身不是贵族,而是出身在一个平民家庭,据说墨子一辈子都是个木匠。《墨经》里不光有数学、力学和几何光学啥的科学玩意,墨子还是个很专业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除了他提出的,和孔老夫子唱反调的“非攻”“兼爱”、“尚贤”“非乐”等,在《墨经》的大取、小取里他还讨论不少逻辑问题。一个把自然科学和哲学、逻辑学通吃的大学问家竟然是个木匠,那这个木匠肯定是个不安分的木匠。他的心中对大自然肯定充满了好奇,而对于心中的好奇他和泰勒斯一样,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并且从中得出结论,这就是墨子玩得最出色,也是他可以成为墨子最主要的原因。

不过可能有人会觉得特纳闷,既然在2500年前中国就有墨子这样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玩科学的人,可近代的科学咋没产生在中国呢?这也是很多中国人感到非常遗憾,而且也说不太清楚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挺复杂,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老多对这事儿也特别感兴趣,主要是有点不忿,为啥咱中国人就这么没出息?

在老多看来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中国没有在更早的时代走上科学道路。第一是文字的问题,就墨子自己知道咋玩;第二和第一是相关的,由于没有人和墨子一起玩,所以没能聚起玩科学的人气,更没人继承下去;第三中国不太讲究玩,更不会玩那些看样子很脱离实际的玩意,教育的目的性也特强,所谓“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是为仕途或者找个好差事,离玩越来越远。

其实全世界的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来的,中国文字到现在还保留着象形的样式。象形文字过于复杂,所以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逐渐发生变化,变得更简单,形成了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前面说的泰勒斯具有腓尼基血统,腓尼基人就是首先把埃及和巴比伦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漂亮的外观去掉,抽取出一套只有22个字母的腓尼基字母,这些字母就是后来欧洲拼音文字,拉丁文和罗马文字的老祖宗。

可中国没有这样做,中国的文字一直都是以象形为主。自从中国有了文字,开始是刻在骨头上,后来刻在竹片或者木头片上,这样一直延续到纸的发明。后来的人在春秋战国的古墓中发现了很多竹简,最有名的在晋朝,也就是1800多年前一个盗墓贼发现的那部《竹书记年》。竹简上面刻的文字非常好看,那漂亮的雕刻技法无与伦比。另外中文也十分地优美,这从中文的诗篇,传颂了千百年的唐诗宋词中就可以了解它的玄妙和浪漫。




那中文缺少了啥呢?老多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字缺乏某种规范性,不严谨。自由浪漫的古中文可以写出不同凡响的绝世诗篇,却不适合描述科学或者自然现象。比如上面说到墨子关于光线传播的性质时所写的:“景光之人熙若射。”按照孙诒让等人的理解,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照射在人身上并能投影出影子的光线,像射箭一样是直射的。似乎应该这样断句:景光——之——人熙——若射。这句话如果不是被已经对西方的近代科学有所了解,同时又特明白文言文的孙诒让和梁启超老先生去翻译,指不定给断成啥样,翻译成啥意思呢。没法让人一目了然的描述,而且还是一件大伙还完全不明白的事情,咋让人很确切地了解墨子说的是啥呢?所以伟大的墨子先生只能自说自话了。

因为文字的问题,墨子身边的好朋友都不太知道他在玩啥,要是老多看了他的“景光之人熙若射”,准是雾水一头,一头雾水,会问:“嘿,我说老墨,你说啥呢?”老墨说:“你这个笨蛋,连这都看不懂,不跟你丫玩了。”

还有中国人都特别讲究实用,觉得没用的事儿基本不干,不像古希腊那边的家伙们喜欢不着边际地自己胡思乱想。中国人在非常早的时代就发现了许多天文现象,比如超新星爆炸、彗星、太阳系的五颗行星,还有二十八星宿,是对整个天空中恒星的描述。但这些发现除了用在计算历法以外,基本都用在了占卜上了,巫师倒是没事老在看星星。所以中国的历法当时是最准的之一。占卜现在看来虽然根本没用,但那时候的人,尤其是皇帝和大臣们觉得太有用了,而且特灵。古希腊人虽然没忘了用那些星星去占卜,可因为有了那么一帮爱胡思乱想的人,他们每天晚上都傻傻地站在夜空底下,研究这些星星之间的规律,并总结出一套关于星星的学说,虽然是不正确的,但却让后来一代又一代和他们一样的人不断地站在夜空下继续玩下去,而且最终玩出了名堂。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4 00:46
小时候学文言文就有个疑问:古代人平时说话是不是就是“之乎者也”的···
leeyupeng 发表于 2009-7-13 06:17


老多也曾有这样的问题,为此我特意询问了北大的李零教授。他认为,说话应该还是和现在比较像,但文字确实是因为书写很不方便而尽量简化。而那时候需要看书的人,也都是有钱有学问的,所以文言文就出现了。不知老多解释的是否对,但文言文确实把中国古代的科学给害了。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4 01:36
为什么那么多年来中国文字一直以象形为主,没有演变成字母文字呢?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4 02:02
为什么那么多年来中国文字一直以象形为主,没有演变成字母文字呢?
tomato 发表于 2009-7-14 01:36


这个问题问的真好,老多其实也不懂,不过可以根据老多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做一点点分析。

腓尼基人之所以要去改变埃及和巴比伦的古文字,应该是有目的的。因为他们要做生意,而且是在许多不同的国家之间做,如果用很复杂的象形文字显然不方便,于是他们就改了。另外还有一点腓尼基人确实很聪明,而且富于创造性,就像老多讲的泰勒斯。

中国古代,也要做生意,但基本都在中国境内,不会和外国做。而丝绸之路上,一开始基本都是阿拉伯商人(丝绸之路不是中国人自己开辟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懂中文就行。所以中国人自己对改变文字面貌的需求不是很强烈。

在五四以后曾经有过几次文字改革的愿望,但都没有实现。现在看来对于电子信息的传播,中文也是很不方便的,软件的编码更不会用中文。但中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文字,所以老多认为还是留着比较好,尽管有点不方便。而且现代的中文象形已经是一种形式,其中以音为主的词汇逐渐增加,比如童鞋,粉丝等,哈哈

不知主席还有何高见?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4 02:08
欢迎大家提问题,我们不是在讲课的时候很希望小朋友们提问题吗?那就从自己先做起。不要觉得自己的问题很愚蠢,也许就是你那个很愚蠢的问题把老多难倒了,欢迎难倒老多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7-14 02:32
这不有问题了!多老师不光让我们上来捧场,还得提问题。
我的问题是您啥时候出书得稿费啊?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4 02:43
这不有问题了!多老师不光让我们上来捧场,还得提问题。
我的问题是您啥时候出书得稿费啊?
加肥猫 发表于 2009-7-14 02:32


哈,好啊,还不睡觉

出版还不知哪天,如果有稿费,每一分钱都会用在我的雏鹰计划上,但愿有那一天
作者: 沉淀的幸福    时间: 2009-7-14 17:19
哈哈今天接着看,
“而且现代的中文象形已经是一种形式,其中以音为主的词汇逐渐增加,比如童鞋,粉丝等,哈哈”我快成您粉丝了哈哈哈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4 23:45
哈哈今天接着看,
“而且现代的中文象形已经是一种形式,其中以音为主的词汇逐渐增加,比如童鞋,粉丝等,哈哈”我快成您粉丝了哈哈哈
沉淀的幸福 发表于 2009-7-14 17:19


哈哈,好像还有钢丝

接着讲故事:

第四章 玩到极致的亚里士多德(上)

在墨子出生大概80多年以后(按古狗的记载墨老师那时还健在),在中国的西边,地中海岸边的希腊又出了一个大玩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只要有点常识的人听见都会知道他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那时候的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是差不多的时期,都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那段时间。而且很巧的是,那里和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有点像,古希腊从泰勒斯开始也出了很多大学问。不过古希腊和中国又有点不一样,那里的大学问比较喜欢玩,也就是去鼓捣一些在很多人眼里完全不着边际的玩意。另外他们还有个特点,没事就爱辩论,在中国,诸子百家各位贤德的大学问还在摇头摆尾地唱读着儒墨法各种玄妙理论的时候,在西边那片大海的周围,希腊的大学问们却在街边上拉着一帮人吐沫星子乱飞地辩论到底是太阳转还是地球在转的问题。

那时候从希腊蹦出来的大学问不比中国的诸子百家少,第一个是泰勒斯,接着是他的学生,最有名的嫡传弟子之一阿那克西曼德,据说这位仁兄是第一个画出世界地图的人。毕达哥拉斯,这个名字可能大家比较熟悉,是个奇怪的数学大师,和泰勒斯好像一块玩过。这个数学大师不但认为数可以解释一切,就连万物也是数组成的,玩的确实有点玄。他的所谓黄金分割比例到现在还是画家摄影家的经典构图理论。还有个叫芝诺的家伙,这个怪人是现在意大利南部海边城市埃利亚人。为啥说是怪人呢?这家伙没事就爱和别人唱反调,提出好多让后来科学家大伤脑筋的所谓“悖论”,啥叫“悖论”捏?“悖论”简直有点胡搅蛮缠,但却需要富有非常奇妙的想象力,什么“二分说”、“阿喀琉斯追龟说”、“飞矢不动说”都是他的高见。巧的是中国的庄子也说过同样的事情:“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悖论”这里不解释了,有兴趣可以古狗一下)。提出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和泰勒斯是老乡,都是米利都人,他的原子论虽然是想象出来的,可后来真的成了物理学家的法宝。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大家就更知道了,这个理想主义者描写的理想国——亚特兰蒂斯,到现在还有人在到处苦苦地搜寻,据说有人真的在海底下发现这个神秘的理想之国了。亚里士多德老师的老师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提出要追求永恒真理的人,而且相信灵魂不灭。

那会儿的希腊人身上穿着麻袋片,连件棉布衣服估计都很难弄到,却成天想这些事,他们不是玩家是什么呢。所以尽管中国人曾经发明过很实用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外国人在写科学史的时候,基本不会提起,或很少提起中国这两个字,因为他们认为那还不是科学。而古希腊这些玩家的思想被后人继承下来,并且发展成如今的科学,所以这帮子希腊的大学问被后人称为希腊的奇迹。

亚里士多德比上面说的那几位更厉害,而且厉害得不止一点点,他研究过的,玩过的包括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等等,他还研究过诗。后来的人把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百科全书派。这些学问亚里士多德不是仅仅说说而已,还都写成了书,他写的书据说有上千部,像这样伟大博学的学者估计再也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亚里士多德就是那个把玩科学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分为:好奇、闲暇和自由的那个人。这个说法写在他的一本书《形而上学》里。这本书的名字原来不是《形而上学》,而是《第一哲学》。后辈的学生安德罗尼科在整理编辑亚里士多德著作时,把这本书的书名改成了《形而上学》。

小时候,收音机或者报纸上经常会出现形而上学这个词,不过那可不是在夸谁,而肯定是在指责某人的理论脱离实际,属于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里这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亚里士多德可真是把玩给推上极致了。

他之所以会琢磨出这样一个道理,肯定不是他胡思乱想出来的。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半岛北边的色雷斯,如果看过《斯巴达克思》那本小说就知道,色雷斯是那个著名的古罗马角斗士斯巴达克思的故乡。角斗士可是玩命的差事,亚里士多德出生在这样的地方肯定多少会受点影响,比如争强好胜啥的。色雷斯当时由马其顿帝国统治,亚里士多德的爸爸是国王的御医,是个有钱人,贵族,起码也是个中产阶级。

亚里士多德的少年时代没有什么记载,关于他的记载是从他17岁开始的。亚里士多德从17岁到36岁在希腊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跟着柏拉图学了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他才离开。2500年前和现在不一样,现在从3岁就可以上托儿所,然后幼儿园,小学,中学,17岁差不多是个高中生。那时候没这些,估计亚里士多德17岁以前就是在家里玩,最多他爸爸能教他怎么宰鸡,他爸爸是医生,应该懂点解剖。他妈妈会教他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除此以外就是和小朋友一起在外面疯玩。估计亚里士多德是个孩子王,因为有一张意大利大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园》,里面的亚里士多德看起来个子很高,不是孩子王也肯定是个打手。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意思是一个小孩子3岁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将来要走的路。亚里士多德17岁以前的经历肯定是造就他后来辉煌成就的根基。从亚里士多德后来研究的那些学科看,他小时候肯定是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什么都想弄个明白,可那时候没有谁能告诉他,因为那时候没有古狗,百科全书也还没出版。所以只好自己琢磨,自己算,手指头不够用就把鞋脱了。
作者: mengying    时间: 2009-7-15 11:59
我是几百股钢丝拧成的多老师的钢索~~
这第一张亚里士多德的像看着好像老太太啊。。。神啊,原谅我的罪孽。。。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7-15 14:09
呵呵,“它也”会原谅你的,还得忙着教训我呢。
多老师写了这么多,我就看了图画儿。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5 14:09
我是几百股钢丝拧成的多老师的钢索~~
这第一张亚里士多德的像看着好像老太太啊。。。神啊,原谅我的罪孽。。。
mengying 发表于 2009-7-15 11:59


哈哈,是老多先亵渎了神灵,非找那么一张圣贤的图画

不过在达芬奇以前这样的画就算很棒了,这幅画据说画于14世纪,也就是1300年到1400年之间,那时候达芬奇和其他意大利伟大的画家们还在他们祖奶奶的奶奶腿肚子里转筋儿呢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5 14:38
呵呵,“它也”会原谅你的,还得忙着教训我呢。
多老师写了这么多,我就看了图画儿。
加肥猫 发表于 2009-7-15 14:09


面包圈就知道捡容易的玩,也费点神认认字儿不行吗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6 02:40
他在17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希腊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估计他爸爸觉得这孩子除了能去那样的地方,啥活儿也干不成。到雅典学园以后,亚里士多德开始时也是个乖学生,柏拉图也非常器重他,经常被柏拉图拉出去表扬一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那种唯心主义的理想国失去了兴趣,柏拉图认为我们所见的世界其实是虚无的,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所以他要用理想化的理念来拯救世界。亚里士多德觉得柏拉图的想法太不靠谱,他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然后去思考,去判断,只有这样世界才能被我们真的认识和了解,才会得到真理。所以亚里士多德讲了一句名言:“我敬爱柏拉图,但我更爱真理。”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说他已经不再爱柏拉图了,只是比较客气而已。他这里说的真理不是柏拉图理想化的理念,而是通过人自己的眼睛观察,并通过分析判断,由人自己了解和认识到的。




柏拉图去世以后,亚里士多德回到家乡色雷斯给当时马其顿帝国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南征北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当私人教师。亚里士多德将近50岁的时候又回到雅典,并且在那里开办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学园。吕克昂学园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个学园不讲究在教室里上课,听老师站在讲台上白话。在这个学园里亚里士多德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花园或者树林里去散步,一边散步,老师一边和学生讲着各种妙趣横生的课程,并且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后来大家就把亚里士多德这个有趣的学派称之为——逍遥学派。显然亚里士多德已经把玩推向了极致。

亚里士多德一辈子研究了很多领域的科学,老多没有看过很多他的著作,只看过《形而上学》和《天象论》、《宇宙论》,在《天象论》和《宇宙论》里这位老先生提出和研究的问题确实太多了,随便浏览一下就包括:星球永恒的运动——轮天;地球的大小;流星的成因;彩霞的成因;彗星;乳路,也就是银河;霜和露的形成;冰雹;风、江河、泉水和海;旱与涝;海洋和海岸线;海里盐的来源;大气之功;四季变化;地震成因;闪电和打雷;飓风;日晕、月晕;光的折射和色谱;虹的形成;土的性质;物质的各种性状,比如拉伸、压缩、液化等等,还有很多,几乎无所不包。而且他并不是只研究那些神奇现象本身,比如地球大小、流星的成因等。同时还在寻找一些事物之间所呈现出的规律性问题,比如光的折射和色谱、物质的各种性状等。这还只是两本不太厚的书,亚里士多德一辈子写了那么多的书,他研究的问题简直就不是一两个箩筐能装下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亚里士多德研究了一辈子,得出的答案用现在的眼光看其实没有多少是正确的,比如他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还有宇宙中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土、水、气、火组成的等等。他的结论虽然不靠谱,可亚里士多德是用观察,分析和判断这样一个严谨而又极富乐趣的逻辑方法去认识那些事物,只是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不是个傻瓜都可以看懂学会,比如在《天象论》中,他讲到物质的延展性时这样说:“凡事物之表皮(外表)可在同一平面上延展的是谓压延事物(比如面团。老多注),至于那些可拉延的事物则是它们的表面顺乎着力的方向延伸,而不至于折断(比如铝皮。老多注)。……。”他很明白地讲述了压延和拉延的区别(简直有点像现在的科普课)。

正是亚里士多德这种赋予乐趣的认识方法,是引起后来人对科学产生无限兴趣的源泉。可以说就是因为他的这些充满希望又并非正确的结论,致使后来无数的玩家不断想办法去修理或者纠正,于是科学就这样在亚里士多德并不靠谱的结论和显而易见有趣的方法中渐渐产生,直到瞪着两只眼睛的机器人爬上了光秃秃的火星。

泰勒斯提出了理性思维,亚里士多德把理性思维给具体化了,他用自己的思考和方法把我们引向一个新的,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亚里士多德最伟大的功绩不是他研究了多少科学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直到现在仍然激励着无数学者或者普通人都在不断追求的精神,关于这个精神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只有用你自己的脑袋才可以慢慢认识,别无他法。这就是思辨精神,所谓思辨精神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开篇时说:“求知是人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特爱观看。……。”他这个用眼睛去观察事物,并且用不带任何实用目的,甚至是玩的心态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促使后来的科学家走上了追求真理的科学道路,只是大家几乎都是在否定亚里士多德各项伟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去发现真理的。

中国的先哲们更好奇的不是自然的秘密,而是仁义道德和做人的规范,而且比较抽象。比如老子,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些话啥意思呢?老多也不太懂,如果伸着脖子使劲儿地揣摩,可能每个人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子没有告诉我们他这个道是怎么来的,老子自己肯定是知道的,可他没有把发现道的方法告诉我们,我们只能去“悟”。所以不同经历,不同生活状态的人“悟”出来的是不一样的。这也可能是老子宣称的道后来成了一种宗教——道教宗旨的原因吧。


而孔夫子呢,他比较喜欢教导别人,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谆谆教导的意思似乎能明白,可孔老夫子已经说到了头儿,没有让我们继续思考下去的欲望。中国伟大先哲的至理名言虽然如此令人敬畏,却只给后人留下摇头摆尾唱读的份儿,不会引起啥好奇或者兴趣。所以尽管中国也有墨子庄子这样关心自然的学问家,还有很多技术上的发明,比如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科学的端倪已经出现,但没有人因为好奇继续玩下去,去探索其中更深层的意义。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6 23:28
柏拉图学园,吕克昂学园,“学园”这个叫法好,让人联想起“家园”,在那里学习肯定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7 00:08
柏拉图学园,吕克昂学园,“学园”这个叫法好,让人联想起“家园”,在那里学习肯定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tomato 发表于 2009-7-16 23:28


哈,柏拉图学院其实就是plato Academy,估计是为了古希腊和现代的区别,给翻成学园了,老多也很喜欢这个翻法。

接着讲哈:今天把第五章都贴上,前面把一章分开感到有些不连贯,今天改为每天一章吧:)

第五章 玩到死的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的故事大家知道的太多了,什么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浮力原理,然后大叫着:“尤里卡!尤里卡!”光着身子跑出澡堂子。还有他那句著名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好大的劲头儿。从这两件事就可以印证老多的想法,阿基米德极爱玩,而且是童心不泯。



阿基米德和亚里士多德一样也是古希腊的大学问,他出生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已经死了30多年,是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的老家和亚里士多德离得有点远,他老家在现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一个叫叙拉古的地方,西西里岛是意大利著名的黑手党老窝。当时叙拉古属于希腊的城邦,所以也是古希腊的一部分。

阿基米德他们家是阔家主,贵族,是叙拉古国王的亲戚。他爸爸也是个玩家,爱玩天文和数学。有其父必有其子,爱玩的老爹生出来的儿子不爱玩还能爱啥,所以阿基米德和他亲爱的老爹一样也喜欢玩天文和数学,而且玩的比他爹更出彩,除此之外阿基米德力学玩的也很牛。

阿基米德生活的时代有一个玩家非常好的去处——缪塞昂。缪塞昂是游乐园还是嘉年华?都是,都不是。

这还得从头说。前面说到过,亚里士多德在雅典跟着柏拉图学习了20年,然后回到色雷斯老家给当时还是孩子的皇太子亚历山大当家庭教师。这个亚历山大可是不得了,他成年以后成为马其顿王国英勇善战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他的率领下,马其顿军队势不可挡,横扫希腊半岛,并征服了地中海东岸和非洲的埃及,接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军与波斯军队大战,彻底击败波斯以后,他继续挥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畔。如果不是因为水土不服,这位战神闹不好能打到泰国,说不定还会遭遇当时中国西南部的巴国,和巴国弟兄们干几仗。

经过十几年的征战,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成为当时以东方为中心的庞大帝国。历史学家所说的希腊化时期来到了,在这之前历史学家叫古典时期。啥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有学问的人就是喜欢把事情搞得复杂点,好让人家觉得他们学问大。

希腊化时期开始时有个特点,就是皇帝老子也和大学问们一起玩。亚历山大小时候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一定是被亚里士多德给带坏了,他也喜欢玩,好奇,而且帝国建立以后也有了闲暇和自由,于是他就开始实现儿时梦想——玩去!

由于亚历山大大帝非常重视科学,所以在亚历山大帝国科学是被人尊重的,大家都喜欢那些玩家。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帝国分裂成三块,其中一块是托勒密王朝,地点在现在的埃及。托勒密是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一位将军,小时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按现在的说法,和亚历山大大帝是同学。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徒弟,肯定不差样儿。而且托勒密更喜欢玩,他的王国在埃及,于是他就在尼罗河边一个叫亚历山大的城市(这个城市也叫亚历山大里亚,那里130高的法罗斯灯塔被称作古代七大奇观之一)搞了一个巨大的玩场,起名叫缪塞昂,意思是智慧女神缪斯的宫殿。原来缪塞昂是这么来的,可啥叫智慧女神缪斯的宫殿呢?那里有教室,有图书馆,还有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天文台、实验室,现代都找不到一个像这样的地方,简直成了智慧玩家的天堂,玩学问的嘉年华。如今英文museum(博物馆)就是从这个希腊字缪塞昂演变过来的。

自从有了这个智慧女神缪斯的宫殿,各路玩家便纷纷云集亚历山大古城,可惜那会儿中国没人知道有这么个去处,不然找几个爱玩的去留学一下多好。在后来的几百年里亚历山大古城的缪塞昂成了玩家真正的天堂,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巨人。大天文学家托勒密,他的名字和国王一样,不过他们连亲戚都不是。天文学家托勒密用过去希腊天文学所有的成果构建了一个伟大的宇宙图景——地心说。这个理论一直到16世纪哥白尼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才算退出。还有一位据说和亚里士多德有一拼,他叫埃拉托色尼,也是个百科全书派,遗憾的是他写的书没有留下一本。他是被国王托勒密请去做图书馆管理员。埃拉托色尼几何玩的最牛,他用两个地方的距离,和一根直杆的长度以及影子的长度算出地球的周长,他算出来的是25.2万“斯达第”,大概是古希腊的里,合现在4万公里。他还推导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72亿公里。现在最精确的估算数值是:地球赤道周长40076公里,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49亿公里。2300年前能算出这么精确的数,埃拉托色尼玩得可真够牛的。还有个人有点意思,他是玩代数的,什么几元几次方程。这个人就是刁番都。其实因为很少有关于他生平的记载,所以后人对他了解不多,只有一本希腊的古书上这样描述刁番都的一生:“刁番都的一生,童年时代占六分之一,少年时代占十二分之一,再过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婚,婚后五年有了孩子,孩子只活了他父亲一半的年纪就死了,孩子死后四年刁番都也死了。”把这个谜语列出方程式计算一下,刁番都活了84岁。除此以外对他一无所知,有幸的是他的著作《算术》原书保存到了今天。

缪塞昂玩得最地道,最有名气的还应该算那三个数学大师,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和阿基米德。欧几里得的生平也很不清楚,有两个说他的小故事比较有趣。据说他也是受托勒密国王的邀请来到缪塞昂教几何。有一天国王兴致勃勃的来听课,可听了半天国王没听懂,于是就问欧几里得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学会几何。欧几里得想了想说:“在这里,皇帝没有特权。”这句话成了日后科学的箴言。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个学生刚跟着老师学了一道题就问,我学会几何以后能带来多少好处?欧几里得把仆人叫过来说:“给他仨金币,让他滚!”(老多有点添油加醋。)不过既然是玩还想着挣钱,欧几里得肯定不高兴。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被大家称为人类文明的一块瑰宝,而且直到今天还是学习初等几何教科书的蓝本。这本书是欧几里得把在他以前几乎所有玩家玩过的几何综合起来,并提出了从少量自明的定义、公设和公理出发,再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演出整个几何体系。所谓自明的定义、公设和公理《几何原本》开卷就说了一大堆:比如“定义I.1:点:点不可以再分割成部分。……I.15:圆:由一条线包围着的平面图形,其内有一点与这条线上任何一个点所连成的线段都相等。I.16:这个点叫做圆心。”一共有23个定义,还有5条公设和5条公理。他用这些傻瓜都知道的玩意,再用因为所以这种所谓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整个几何。

据说《几何原本》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外国学术书籍,是由明朝万历年间大学者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康熙皇帝非常喜爱这本书,不过他把这本妙趣横生的书当成了玩具,把玩了一辈子,外面书摊儿上估计没卖的。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7 00:09
还有一位据说和欧几里得属于同一级别的大学问阿波罗尼,他写了一本书《圆锥曲线》,这本书也是登峰造极之作。这个阿波罗尼和欧几里得一样爱玩几何,有人说是欧几里得学生的学生。不过他只玩一件事,那就是圆锥曲线。啥叫圆锥曲线呢?研究这个干啥?说白了就是玩,在2000多年前根本没啥用。打个比方说吧,如果把埃及的金字塔的底座变成圆的,那金字塔就成了一个大圆锥形。再拿一把大菜刀以不同的角度切这个金字塔,斜着切,竖着切,切下来的可能就是椭圆形,双曲线和抛物线(再不明白就拿本几何书看看)。

阿波罗尼在他的《圆锥曲线》里罗列了487个命题,把关于圆锥曲线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全包了。这本书研究的问题在后来的1300年里没人能超越他,直到16世纪,开普勒发现行星运转轨道是椭圆形还有伽利略发现了抛物线运动,大家才明白,原来圆锥曲线不但是几何学家的玩意,这些奇妙的曲线居然也是大自然的各种运动中普遍存在的形式。

跑题跑的有点远,再说阿基米德。据说阿基米德九岁就让他爸爸送到亚历山大城的缪塞昂念书,9岁的孩子给放在缪塞昂那就是放虎归山,阿基米德可真是如鱼得水。

据说阿基米德在缪塞昂曾经在欧几里德弟子柯弄的门下学习几何。阿基米德在亚历山大城的缪塞昂玩了好几年,在那里他已经玩出一样东西——螺旋抽水机。那是一种利用螺旋形的装置能自动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机器,农民伯伯种庄稼浇地的时候可太需要这个玩意儿了,所以一直到到现在埃及和欧洲还有很多人在使用阿基米德这个发明。估计是觉得自己已经玩出点名堂了,过了几年阿基米德离开亚历山大城又回到西西里岛的老家,从那以后阿基米德再也没干其他的事情,就是一门心思地玩,一直玩到死。

在缪塞昂三个大数学家里,阿基米德应该算是最牛的一个,前两个的学问基本是继承前辈的衣钵,把前辈已经玩过的总结和发展出更精彩的玩法。阿基米德又技高一筹,他基本自己玩,自己琢磨,纯属他自己玩出来的东西比较多,也十分厉害。光着屁股跑出澡堂子是他最生动的一个故事,“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说的是阿基米德最牛叉的发明杠杆原理,因为太牛叉所以这句话流传了两千多年。支点其实就是杠杆原理里的重心点。杠杆原理被称作阿基米德原理,这里阿基米德其实就闹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重心。现在小孩子都知道只要把手指头放在一根棍子的正中间,棍子就会保持平衡,如果移动手指头会咋样呢?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这个现在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儿那时候可是很伟大的发明,所以阿基米德敢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他哪里来到这么大力气?还真不是吹的,有一次国王让人造了一条大船,船造好以后因为个头太大弄不进水里。国王突然想起阿基米德说过他能撬动地球的话,于是把阿基米德叫来说:“地球你都能举起来,把这条船放进海里应该没问题吧?”阿基米德看了看就忙乎开了,他利用杠杆原理弄了一个很巧妙的装置,弄好以后他把绳子交给国王,“您来试试。”国王把绳子轻轻一拉船就下水了。这个装置啥样现在没人知道,可能是因为时间太长了,只是把这个故事流传下来。

除了支点,阿基米德还玩过一件事,这件事让几何和算术有了联系。为啥这样说呢?古希腊人爱玩几何这个大家都知道,可希腊人有个毛病,他们不喜欢算术,觉得那是小儿科,不愿意玩。他们证明各种几何图形都是证明出其中的比例就算完事,比如三角形三个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啥的,至于这个三角形具体有多大,多少尺寸不是他们玩的。阿基米德觉得这样玩还不够过瘾,于是他开始算起来。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算起来很容易,不费劲,可圆,螺旋还有椭圆啥的就不好算了。这没难倒阿基米德,曲线不好算,他就把曲线分成好多好多短短的直线,这些短直线分得越细越多就越接近曲线的长度,这就是“穷竭法”,这个“穷竭法”为后来牛顿微分法奠定了基础。用这个办法阿基米德又算出了大致的圆周率,他这一玩可把木匠和铁匠高兴坏了,这下能把打圆桌面或者给人敲个铁锅的材料算清楚了。

阿基米德到了晚年世界不太平了,罗马军队打进了西西里岛,岛上被战火笼罩。阿基米德没闲着,他开始设计各种武器对付罗马人。像什么投石机,还有一种像起重机一样的玩意,据说能把敌舰抓起来,然后给翻过去把人都给倒出来扔到海里去啥的。不过那都是传说,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有一件事估计没搞错,那就是阿基米德一直玩到了死。

和他老爹一样,阿基米德一辈子都喜欢玩数学,在罗马大军攻城的时候他还在玩。据说罗马人被叙拉古国王的军队挡在城外整整三年,结果是因为叛徒出卖才让罗马人打进城来。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拉斯知道城里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非常厉害,他虽然对阿基米德恨之入骨,但却觉得这个老东西是个人才,所以命令士兵不能伤害他,要抓活的。可马塞拉斯的命令还没传达下去城已经攻破。这时候知道阿基米德在干啥吗?他正蹲在自己屋子的一个沙盘上研究一个数学问题,当他面对着一个杀红了眼的罗马士兵时,他冲着士兵大叫:“不要弄坏了我的圆!”就这样阿基米德被那个罗马士兵给杀了。




在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个几何原理的图形:圆的体积等于一个内切圆柱体的三分之二。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7 00:10
今天帖的图不知为啥看不见,立文知道咋回事不:(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7 00:20
罗马统帅后来有没有把那个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给枪毙了?

什么时候可以再有一座缪塞昂供大家玩呢
作者: liwen    时间: 2009-7-17 00:21
现在已经看到了~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7 00:23
我还是看不到图片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7 00:42
罗马统帅后来有没有把那个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给枪毙了?

什么时候可以再有一座缪塞昂供大家玩呢
tomato 发表于 2009-7-17 00:20


欧洲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搞了一个类似缪塞昂的学院,为保存古希腊的典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7 00:46
致谢:老多在写着一章的时候,对阿波罗尼圆锥曲线认识还不够清晰,是jessie童鞋为老多解惑,让老多能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圆锥曲线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这里表示感谢,感谢jessie童鞋
作者: snowlotus    时间: 2009-7-17 12:11
多老师的头像很帅哦~~~~(次话与正文无关,但很重要。陈陈注^0^)

等你日食回来找你玩,嘿嘿
作者: mengying    时间: 2009-7-17 12:18
立文,图片看不到看不到啊看不到~

那那个阿拉伯人的缪赛昂还在不在?要怎么才能去那里玩呢?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7-17 13:41
多老师越来越会玩了哈~

怎么感觉从墨子一出到同向的亚里士多德的横向对比上满是不满呢。。。存在即合理,进化有过程,无需纠结。玩与不玩,都是一种境界,不然大家都一样,世界就不好玩了不是?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7 14:37
多老师越来越会玩了哈~

怎么感觉从墨子一出到同向的亚里士多德的横向对比上满是不满呢。。。存在即合理,进化有过程,无需纠结。玩与不玩,都是一种境界,不然大家都一样,世界就不好玩了不是? ...
小ta 发表于 2009-7-17 13:41


哈哈,小塔塔就是厉害,一针见血,一眼看出老多的狼子野心

其实如果现在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由西方人制定游戏规则的时代,老多也不会有啥不满,啥缪赛昂不缪赛昂的。可是今天我们眼前的一切却不得不让我去做这种比较,而且发现这种纠结并非我们自己无能,只是以前玩的不太对劲。那么现在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还是继续俺我们的套路玩下去呢?这也是老多希望找到答案的。

谢谢小塔塔提出这么认真的问题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7 14:45
立文,图片看不到看不到啊看不到~

那那个阿拉伯人的缪赛昂还在不在?要怎么才能去那里玩呢?
mengying 发表于 2009-7-17 12:18


很遗憾,亚历山大的缪赛昂在罗马时代被毁掉了。阿拉伯的那个叫“智慧馆”,建于9世纪,地点在现在的巴格达,不知现在是否还可以看见啥遗迹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7-17 14:54
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和我说过,人比人,气死人。
我当时不明白,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能理解人类为什么要比较,源于一种不够洒脱的心态。

可能我也太“墨迹”了,自己玩就好,有人来加入,那一起玩,不过如果你确实太笨,我当然还是想自己一个人玩,毕竟那种心境和感悟都是源于自身的。西方的那些风格问题而已,喝不同水,受不同社会风气影响,要被“定义”为不够开放也无妨。思想的传播,毕竟还是一代代延续下来。

继续或者换种玩法,都取决于你,自己。
作者: mengying    时间: 2009-7-17 15:25
本帖最后由 mengying 于 2009-7-17 15:27 编辑

我的理解,其实每个人都在玩。只是方式方法对象和心态不一样而已。所以不必强求大家都跟自己一样。世界是多彩的,也许别人的某个你曾经不屑的费解的玩法会给你很好的思路和启示哦。我希望自己在知识面前,能够永远饥饿,饥不择食,但只选择需要的来消化和吸收。:D
作者: liwen    时间: 2009-7-18 00:53
picasa 也被 block了~
哎...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7-18 19:25
FUCKING G。连PICASA都关了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8 20:56
FUCKING G。连PICASA都关了
加肥猫 发表于 2009-7-18 19:25


不带骂人的哈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7-18 22:07
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和我说过,人比人,气死人。
我当时不明白,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能理解人类为什么要比较,源于一种不够洒脱的心态。

可能我也太“墨迹”了,自己玩就好,有人来加入,那一起玩,不过如果你确 ...
小ta 发表于 2009-7-17 14:54


老外也在研究孔子,老子,以开放的心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大家互相学习,这是好事哈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9 12:15
老多明天出发去武汉拍日全食,今天再贴一贴,picasa不知咋了,照片木有老多倒是方便,可大家就只有看字玩了:

第六章 不瞎玩的罗马人

攻占叙拉古的大军,包括那位没来得及得到指令,一不小心杀死伟大的阿基米德的士兵都来自如今意大利半岛北部,那里就是古罗马帝国的摇篮。和悠闲自在的希腊人不太一样,罗马人尚武好斗,喜欢有秩序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喜欢玩杀人游戏。当然杀人可能并不是他们的嗜好,但是如果有人胆敢挑战罗马人的秩序,那肯定会被他们毫不留情地杀掉。

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阿基米德死后古希腊的希腊化时代开始走向衰落,在后来的几百年里一个新的时代把科学推向了深渊,这个时代就是罗马帝国。

意大利半岛和希腊半岛都在地中海边上,中间隔着100多公里的亚得里亚海,距离这么近,怎么会相差这么多呢?罗马人就啥都不玩吗?应该说罗马人还是在玩,不过他们不像希腊人那样玩所谓的形而上学,他们不瞎玩,玩也是为了他们的秩序。这是咋回事呢?

罗马人和希腊人的老祖宗可能都是在差不多的时候来到地中海边上的,不过这两拨人脾气不一样,当希腊人站在街边辩论太阳和星星到底谁在转的时候,罗马人却在亚平宁半岛上种地。他们玩什么呢?玩规矩,建立秩序。在很早的时候,大约是公元前500多年罗马人就玩出了一套很专业的国家制度——共和制。

共和制度就是大伙说了算,就算是皇帝老子,有啥事也要听大伙的,起码要开个会商量一下。代表大伙的是平民大会和元老院。有点像现在的股民,有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长没有权利自己胡来。不过那时罗马还是奴隶社会,奴隶是不可能享受这些权利的。

国家的共和制度,如此严肃的问题你老多为啥也说是玩出来的?

建立国家和小孩子过家家有点像。在过家家的时候,孩子们对他们正在经营的小家庭会琢磨出各种玩的方法。有人会扮演老爸,有人扮演妈妈,当然还有儿子女儿。一般来说这个家是爸爸或者妈妈说了算,相当于君主制。玩了一阵以后孩子们很可能因为爸爸或者妈妈过于独裁而互相大吵起来,于是游戏不欢而散。不过有些孩子更会玩,他们已经知道君主制带来的诸多问题,不好玩。于是他们会想出一个折中一点的方式,爸爸妈妈各负其责,爸爸主外,妈妈主内,而且儿女也有一点点发言权,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共和制就这样玩出来了。只是这种玩法和希腊人不太一样,他们是在建立一种秩序,目的性很强。

虽然共和制也许不是罗马人独创的,但罗马人玩出来的确实是最早的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沿用这个制度,无论姓社还是姓资。而罗马人玩出来的罗马法在文艺复兴以后也成为欧洲人所谓民法的典范。即使是所谓君主立宪制(就是当年梁启超梁任公所提倡的“虚君共和”)的国家,国王或者皇帝也不过是个摆设,所有国家大事是需要经过议会去立法,国王只管颁布法令,站在阳台上大声宣布一下,具体的事他管不着,都是由国务院去执行。

这是罗马人玩的第一件事,接着还有。

古罗马的历史似乎和这个小孩过家家的故事差不多,在大约公元前700年的时候建立了第一个君主国家,历史学家叫做古罗马王政时代。只是这个时代基本是神话,没有什么可靠的考古依据。玩了200多年的君主制,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第一个共和国出现。

几百年以后,罗马共和国的强大军团把意大利半岛周围全都扫荡了一遍,埃及拿下,迦太基拿下,马其顿拿下。到公元前40年左右罗马的版图包括现在欧洲的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半岛,希腊半岛,非洲的埃及,利比亚,还有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沿地中海的部分,亚洲的土耳其、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据说在进攻埃及的时候,罗马人不小心把亚历山大缪塞昂图书馆给点着了,大火烧了几十天,图书馆里几十万册书籍被烧成灰烬。

还有个传说,有一帮罗马军团往西进攻当时中国叫安息外国叫帕提亚,现在属于伊朗的地方,不过他们战败了。后来这帮家伙神秘失踪,2000多年以后有人发现在甘肃的某个地方现在还能见到很多头发发黄,高鼻梁的人,于是有人认为他们就是2000多年前逃到中国的罗马军团的后代。如果没猜错,这帮家伙准是逃到甘肃一带以后,觉得这个地方女人好漂亮,于是留下来娶了中国的漂亮老婆,从此成了本分的中国农民。那个时代正好是中国的大汉时代,美女太多了。

玩了几百年杀人游戏,占了不少地方以后,罗马终于消停了。凯撒大帝大权在握,他不想继续做共和国的执政官,想当皇帝。可是他的运气不好,被人暗杀,他的侄子屋大维在几年以后如愿以偿当上了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从此共和国没有了,罗马成了帝国。

不过凯撒除了玩杀人最后把自己玩进去以外,他还玩出一个让后代大为受用的玩意——中国叫儒略历,也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公历的前身。

凯撒干嘛要玩日历?这是因为在建立了地跨欧亚非庞大的罗马帝国以后,他如果下达一个法令,传到英国、西班牙、土耳其还有埃及,这些地方差着好几千里地,但时间必须是一致的,不能西班牙是81号星期天,埃及是1226号星期二,这不就乱套了。可当时还就是那个样子,没有统一的日历。而且那时候罗马人和希腊人用阴历,埃及人用阳历,差的更邪乎,这可咋办?凯撒叫来天文学家一起商量,天文学家建议他统一用埃及的阳历,但要做一些调整。凯撒同意了,于是在一个叫索西吉斯的天文学家的帮助下,经过一番调整,凯撒颁布了儒略历,大家都用这个日历。

他为什么偏要选埃及的阳历,而没有选罗马人已经用惯了的阴历呢?阴历是从希腊传来的,虽然希腊的阴历也不算不准,但因为是依据月亮的周期来计算,和太阳的周期有不同,就像现在我们中国的农历每年的中秋节和公历不会一致是的一样。后来有个叫默冬的天文学家找到了太阳年和月亮周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19年置7个闰月,可这也太麻烦了,万一哪个月忘了置润咋办?而且还真的就是那样,还没到凯撒把埃及拿下,希腊已经搞不清春分和秋分到底是哪一天了,农民种地也闹不清楚哪天该撒种子哪天能歇着。

而埃及人早就开始使用按照太阳的周期计算的阳历。埃及人算出一个太阳年是365又四分之一天,他们的日历是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然后再加5天是节日。少了四分之一天他们就不管了。这样一来4年少1天,日久天长越来越少,要等1460年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凯撒找来的那个天文学家索西吉斯知道埃及历的这个缺点,所以他建议凯撒,每年还是365天,不过每4年来个闰月,正好把少的那天补齐,这样不就万事大吉了。凯撒一听,这个主意太妙了。于是凯撒接受了这个建议,从此罗马开始使用公历,也就是儒略历。不过这个儒略历到了1582年时间又多了10天,这是咋回事呢?原来365又四分之一天还是不很准,比实际的太阳年多了0.0078天,所以到公元1582年的时候整整多了10天。1582年一个叫格里高利的罗马教皇有把儒略历做了进一步修正,经过格里高利修正后的所谓格里历,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中国是在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中国没有抛弃自己的阴阳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历,是公历农历共存。

凯撒颁布的为啥叫儒略历呢?是翻译的事儿,儒略历英文名字叫Julian Calendar,中国不知哪位伟大的先哲在翻译的时候,把Julian翻译成了儒略,所以叫儒略历,这个名字太有韵味了。这是罗马人玩出来的第二件事,还是为了他们的秩序。

罗马人玩的很实际,用现在的说法,希腊人玩的是基础理论,罗马人玩的是应用技术。在罗马统治世界的几百年里,希腊人玩的形而上学理论不断衰落,最后一个被历史学家认为还是属于希腊科学的就是那个谜语一样生平的刁潘都,他是代数的开创者。从他以后,形而上学的理论就不再吃香,也没人去研究了。其实罗马人可能也挺羡慕希腊人的那种悠闲,可他们不知道是因为笨还是懒,玩理论就是不如希腊人,虽然也出过几个想继承希腊传统的人,但他们也只是把希腊的学说做些注脚或者诠释,实在提不上台面。

不过罗马人也没闲着,除了共和制度和儒略历,他们也玩出了不少很有意思的事情。

其中玩得最出彩的应该是罗马的建筑,至少是150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意大利的许多地方看见那些规模雄伟的剧场、角斗场、神庙、宫殿、凯旋门和各种公共建筑. 这些大多数建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以前的建筑,至今仍然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罗马人玩建筑,应该说是继承了希腊的衣钵。希腊人比较爱玩所谓柱式建筑,他们把大理石或者花岗岩的石块垒成柱子,围在建筑物的四周,就像那座经历了2500年风霜的卫城遗址,十几米高的柱子到现在仍然矗立在希腊首都雅典。罗马人也玩柱子,而且玩出了新式样的柱子,现在风行世界的罗马柱便是他们玩出来的。除了玩柱子,罗马人也玩别的,在柱式建筑的基础上他们支起一个半圆形的拱门或拱窗,这就叫拱券式建筑。他们还玩出各种不同的拱券,比如桶形拱、交叉拱、十字拱还有拱形的穹顶,花样还不少。著名的罗马斗兽场,有20层楼高,立在那儿也将近两千年了。

中国的拱券式建筑来得比较晚,而且中国早期的拱券式建筑都是埋在地下的墓室,中国叫阴宅。阳间的建筑拱券式就更晚了。为啥罗马人在公元前好几百年就会玩拱券呢?原来他们是得益于老天爷的恩赐。地中海边上古代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火山爆发,最有名的一次就是维苏威火山,著名的庞贝城就是被那次火山爆发一夜之间给埋了,1700年以后又被一个种葡萄的老农不小心挖了出来。

拱券式和活埋庞贝城的火山爆发有啥关系?有关系。火山爆发时,除了会喷出炙热的岩浆,以及乱七八糟的大石头小石头以外,还有样东西,那就是火山灰。火山灰其实就是更小的石头碎末还有矿物质。大量的火山灰被喷上天空,然后慢慢落下来,在地上积起厚厚的一层。希腊人早就发现把火山灰和其他一些材料混合以后有很强的粘结性,拿火山灰盖房子很结实。用火山灰和石灰沙子搅拌在一起,这就是罗马人发明的罗马砂浆,其实就是天然的混凝土。用火山灰搅拌出来的混凝土虽然没有现在的水泥那么结实,但比起中国以前用黄泥和的三合土还是结实多了。所以罗马人要感谢老天爷这么照顾他们,虽然埋了一个庞贝城,但他们有幸用上了很结实的罗马砂浆,成功地把阳宅也搞出带有漂亮曲线的拱券式建筑,而且直到今天还能让我们瞅见他们那些伟大的作品。

罗马人玩都是为了他们的秩序,玩建筑也没忘。有个叫维特鲁威的人写了一本书《建筑十书》,按现代语言来说,其中第一书是建筑师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第二书讲了盖房子的历史还有各种建筑材料;第三书写的是神庙建筑的各种方法和规范;第四书是修建各种罗马柱的方法和规范;第五书是剧场、广场、体育场和浴场等公共建筑的方法,包括剧场的声学原理;第六书是气候以及住宅的建筑方法;第七书是写地面和墙壁的处理,还有各种材料;第八书讲供水和上下水等;第九书是天文知识;第十书写了当时很多建筑机械和工具,还有弩炮。这本书不但是一本非常全面的建筑百科全书,也是2000年前的建筑规范手册。秩序,罗马人永远不会忘。

那这个维特鲁威是个啥人物呢?据说维特鲁威是凯撒大帝手下的一位军事工程师,负责管理各种武器,这个人受到过很好的希腊式教育,可他不想继续玩形而上学,而是把那些玄妙的知识用在实际中,于是他玩起建筑规范来了。他不但精通建筑,还懂得许多数学和物理知识,还喜欢天文,所以在他的《建筑十书》里,有关于声学的、力学的、机械的还有天文也包括进去了。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7-19 13:34
老外也在研究孔子,老子,以开放的心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大家互相学习,这是好事哈
tomato 发表于 2009-7-18 22:07


番茄很善良,番茄同学美好的愿望也确实值得赞扬。但是这个看似平等的世界其实是不平等的,外国人确实有研究老子和孔子的,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不过肯定不是番茄希望的想互相学习。

和外国人(这里指的是西方人)打交道多一点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些洋人牛的狠,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他们可能礼貌周全,可骨子里是什么样也许不用老多多说。不过他们的优越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伟大的郑和结束下西洋之前,优越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那时的维京人是海盗,荷兰人是海盗,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是海盗,其实就是小偷加强盗,那时他们绝没有什么优越感,而只是想把世界上的好东西和美女都抢走。是后来由于古希腊理性思维的复兴,在欧洲发生的科学革命让他们彻底觉得自己不得了了。

老多写这些狗屁故事不是真的想玩,老多的希望大家应该能明白。

在老多看来,科学是可以让伟大的中国人重新站起来的唯一办法。

老多有一篇06年写的博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瞅瞅:http://lao-duo.blog.sohu.com/18350999.html
作者: snowlotus    时间: 2009-7-29 13:44
人类玩的最愚蠢的就是杀人游戏,而且似乎还是玩得最high的一种游戏

饭饱酒足了大兴土木,艺术瑰宝,然而在杀人游戏开始时,谁都不会珍惜它们,贪得了就掠夺,贪不了毁灭,真让人痛心疾首呵。(观《圆明园》)

科学和艺术有相同之处,然而科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实在太大了,多老师说的对,中国千年前选错了老师。即使没有错,也该多选一个科学老师呵呵。

期待多老师的科普传播出去~~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8-7 14:02
标题: 我最崇拜的人
一切人的老师----- 欧拉
(摘自李天华的《数学奇观》)


     ReadEuler, read Euler, he is the master of us all.    P.-S.de Laplace


欧拉是 18 世纪的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与牛顿不同,欧拉没有作出划时代的数学创造,但是,人们却能在几乎所有的数学领域内,看到他闪光的名字,见到他辛勤耕耘的足迹。欧拉公式、欧拉方程、欧拉常数、欧拉方法、欧拉猜想、欧拉图解、欧拉定理、欧拉准则、欧拉多项式,历史上,从未有人象欧拉那样巧妙地把握数学,取得过那么多令人赞叹的数学成果。




1707 4 15 日,欧拉诞生于瑞士的巴塞尔城。父亲是一个乡村牧师,很喜欢数学,常给欧拉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使欧拉很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不满 10 岁的时候,欧拉就开始自学《代数学》。这本书是德国著名数学家鲁道夫写的经典著作,连欧拉的老师中,也没有几个人读过这本书。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弄不懂的地方,就用笔做上记号,事后再向大人请教。




13 岁那年,欧拉考入巴塞尔大学。这个全校年龄最小的学生,很快就成为约翰。伯努利教授的得意门生。




欧拉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数学家。他曾与欧洲的300 多名学者通信,在信中,常常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现和推导告诉别人,为别人的成功创造条件。 1750 年, 19 岁的法国青年拉格朗日(后来成为数学家)冒昧地给欧拉写信,讨论等周问题的解法。欧拉曾经长期苦心思索这个问题,当他发现这个法国青年的思路很有特色时,立即回信予以热情鼓励,并压下自己这方面的作品暂不发表。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欧拉有 400 多篇论文和许多数学著作,是在他完全失明的 17 年中完成的。早在 1735 年,由于过度紧张地工作,欧拉害了一场病,导致了右眼失明。 1766 年以后,他的左眼也失明了。欧拉默默地忍受着失明的痛苦,用惊人的毅力顽强拼搏,决心用自己闪光的数学思想,照耀他人深入探索的道路,每年,他都以 800 页的速度,向世界呈献出一篇篇高水平的科学论文和著作,还解决了一些数学难题。




欧拉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不仅亲自动手为青少年编写数学课本,撰写通俗科学读物,还常常抽空到大学、中学去讲课。 1770 年,已经失明,仍然念念不忘给学生们编写一本《关于代数学的全面指南》。




欧拉在俄国生活了 30 多年。他积极将先进的科学知识传入长期闭塞落后的俄罗斯,创立了俄罗斯第一个数学学派——欧拉学派,亲手将一大批俄罗斯青年引进了辉煌的数学殿堂。俄罗斯人民至今仍深深地感激欧拉美好的情谊,在许多苏联书籍里,都亲切地称欧拉是伟大的俄罗斯数学家




1783 9 18 日晚上,欧拉停止了生命,也停止了计算。消息传到彼得堡数学学校,全体师生失声痛哭;消息传到彼得堡科学院,全体教授停止工作,起立默哀;消息传到俄国王宫,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立即下令停止了当天的化妆舞会;消息传到瑞士、德国、法国、英国,吊唁的信函雪片一样飞来,几乎全欧洲的数学家,都向他们敬仰的老师欧拉遥致深切的哀悼。




欧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顽强拼搏的精神,赢得人们广泛的尊敬。大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谆谆告诫年轻人:读读欧拉,读读欧拉,他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8-7 14:23
伟人!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7 12:19
本帖最后由 老多 于 2009-12-17 12:21 编辑

老多来也
自从去武汉拍日全食回来,老多就一直忙着爬格子,把这个帖子给撂下了。如今《贪玩的人类》稿子已经交给科学出版社,老多可以悠闲几天,于是今天重振旗鼓,在这里和大伙继续玩哈

接着前面的,贪玩的人类开始了新的旅程:

第六章 贪玩的东方人(上)

股票基金,赔了还是赚了,还有商店里牛仔裤、iPod上的价签儿,这些都是由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被我们称为阿拉伯数字的,长得和小蝌蚪差不多的东东,其实是印度人玩出来的,但却是被阿拉伯人把这些小蝌蚪传向了全世界。中世纪的东方到处都是玩家,不过后来的科学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东方。

罗马人喜欢玩,但那绝对是贵族的事情。都是奴隶社会,罗马和希腊的风格却完全不一样,希腊人对待奴隶,就像如今家里的保姆,大家和睦相处,还经常一起玩几何,一起在街边上辩论,奴隶小包袱里包着的银子也许不必贵族少。可罗马的贵族不一样,他们不但对奴隶非常残暴,而且他们只想自己玩,不让别人玩。所以那时候罗马的奴隶们很惨,被折磨得完全喘不过气来,奴隶起义此起彼伏。

奴隶起义肯定要被残酷地镇压,镇压以后奴隶们的生活更加悲惨。罗马残酷的暴政让奴隶们对前途几乎失去了希望,不得不祈求上苍保佑这些可怜的人。恰恰在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伟大的耶稣基督(Jusus,约公元前1-公元30年)。

传说耶稣基督在公元元年前后,诞生在以色列伯利恒旷野的一个马厩里。关于耶稣降生《圣经》的《马太福音》里还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圣经》里说玛利亚许配给约瑟夫,还没有成婚,圣灵就使玛利亚怀孕了。约瑟知道了虽然很郁闷,但他是个讲义气的人,不想公开指责妻子。后来上帝派天使在约瑟梦中告诉他,你妻子怀的是圣灵。这个圣灵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

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耶稣,“耶稣长大后具有神力,能起死回生,驱魔逐妖。他招收13个门徒,到处云游传道,影响日大,……。”摘自龚绍方《世界通史•古代史卷》。耶稣是个善良的人,他对罗马的暴政感到失望,如何才能拯救那些可怜的生灵呢?他认为人之所以要经历苦难,那都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像是待罪的羔羊,所以他建议人们要彼此相爱,要禁欲,并且不断地忏悔,还有一件事至关重要,那就是颂扬伟大的上帝耶和华。

那时候的以色列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统治下的城邦,犹太教已经在以色列盛行,耶稣的行为让这些犹太教徒感到不自在,他们想害耶稣。于是公元30年左右,在阴谋家的唆使下,达芬奇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里的故事上演了,13门徒中的一个把耶稣出卖,耶稣被判死刑,最后惨死在十字架上。

“斗转星移,到了罗马建国753年。此时,裘利斯、恺撒、屋大维、奥古斯都正住在帕拉坦山的宫殿里,忙于处理国事。

在一个遥远的叙利亚(是现在的以色列,房龙在写书的时候,以色列国还没有建立)小村庄里,木匠约瑟夫的妻子玛利亚正在悉心照料她的小男孩,一个诞生在伯利恒马厩里的孩子。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最终,王宫和马厩将要相遇,发生公开的斗争。

而马厩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房龙描绘的那段历史。

尽管犹太教对耶稣恨之入骨,可耶稣的话感染了许多穷困潦倒的老百姓,他们不希望耶稣就这样走了,于是就在耶稣死后第三天,故事发生了。有人说耶稣复活了,而且有人在外面真的看见了他。不久又有一个人出现了,他说,在十字架上受难而死的,伟大的耶稣基督就是上帝派来的真正的救世主,他的死是替我们人类赎罪。说这话的人叫保罗。基督教就这样渐渐进入了人类社会,“王宫和马厩相遇”。

基督教告诉大家,现世的痛苦不要紧,因为我们都是待罪的羔羊。只要彼此相爱、禁欲、忏悔并且歌颂上帝,这样就能赎罪,赎罪以后就会上天堂,在天堂里你将会得到永恒的快乐。

耶稣的话是如此地美好,这对于那些几乎失去未来的的奴隶,就像甘露滋润了干枯的小禾苗,他们多么希望真的可以进入那美好的天堂。他们相信耶稣说的肯定是真的,起码愿意相信那都是真的。

基督教的出现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说是件好事,起码让那些饱经磨难的人们心里有了一点点寄托,不管天堂是不是真的存在,俗话说的好,信则灵。基督教是给穷人带来希望的,这个世界还是穷人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三百年以后,基督教之火已经在罗马帝国的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最后连罗马皇帝都不得不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康士坦丁亲自主持了基督教的第一次全体主教大会。337年65岁的康士坦丁接受基督教洗礼,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又过了几十年,公元380年,罗马皇帝干脆把基督教定位国教,从此基督教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罗马帝国,走进了欧洲。基督教不但可以给穷人带来希望,皇帝和贵族也慢慢相信上帝是主宰世界唯一的神圣,“马厩取得最后的胜利”。

基督教开始是为穷人的,可自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基督教就不再仅仅为穷人了。

《圣经》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是上帝耶和华在某段时间里创造出来的。所以只要不断地颂扬上帝,上帝就会显灵,任何事情上帝都可以做到。以往希腊人研究的那些问题,比如到底是地球转还是太阳转,那都是胡扯,这些都是上帝的事情,人没必要去关心。于是玩遭到禁止,大家都必须虔诚地向上帝忏悔,赎罪,任何违反上帝旨意的事情都不要去想,更不要说去做。爱玩的人甚至遭到迫害,亚历山大缪塞昂的图书馆已经烧掉,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在公元476年也被封闭。一个不让玩的时代来到了当时的西方,这个时代被西方人称之为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这事儿倒是不能全怪基督教,更不能怪耶稣,就像中国人不能怪孔夫子一样,那都是当时的统治者太没文化,太不讲理。

黑暗年代是不是全世界都一片黑暗,全世界再也没有人玩了呢?不是的,那时的东方不但不黑暗,而且是一片光明。东方在哪里?东方就是现在的阿拉伯、印度还有我们伟大的中国。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7 12:25
本帖最后由 加肥猫 于 2009-12-23 03:24 编辑

第六章
贪玩的东方人(中)



阿拉伯也许是古希腊科学精神最好的继承人,而且我们应该好好地感谢他们,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古希腊人玩的所有事情,可能到现在都不会有人知道,今天是不是有火箭有互联网还很难说。不过当古埃及、古希腊正热热闹闹地玩这玩那的时候,阿拉伯那边还是个十分荒蛮的地方,带着头巾穿着长袍的阿拉伯游牧部落还在沙漠里辛苦地放着羊。像《一千零一夜》里那些不靠谱的故事里描述的,穷苦的牧羊人受尽贵族老爷的欺压,可英俊的穷小子又深深爱上了贵族老爷美丽善良的公主。

公元570年在如今阿拉伯圣城麦加,一个伟大的人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穆斯林世界伟大的先知穆罕穆德(公元570-632年)。穆罕穆德是阿拉伯贵族老爷的后代,但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家道败落,是个穷人了。有贵族的血统爱玩是肯定的,可那时候阿拉伯没人玩啥科学,希腊的经典也还没看到,不过他受到当时已经很流行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成年以后穆罕穆德玩起了默想。

啥叫默想呢?穆罕穆德每年都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跑到距离麦加三哩路远的一个洞穴里祈祷,并且默默地思考,这就是默想。

就这样伊斯兰教在穆罕穆德的默想中产生了。开始穆罕穆德也受到排挤,他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信徒离开麦加,来到麦地那,建立了军队,这一年是公元622年,即伊斯兰教纪元的元年。8年后的公元630年穆罕穆德返回麦加,并且很快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虽然穆罕穆德在公元632年去世,但他的门徒继续开展圣战,扩大战果,到了公元8世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已经成为东方的霸主。

玩家不死,在罗马帝国基督教不让玩,于是希腊的玩家们纷纷逃到当时叫做拜占庭和波斯的地方,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等几乎所有希腊大学者的著作都带到那里。

拜占庭也叫东罗马帝国,是从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一帮骑兵,他们不再运用罗马守旧的步兵战术,改骑马,结果两拨人打起来,最后分成东西两个罗马帝国。由于他们的地盘在现在的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方,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古希腊时属于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庭。拜占庭比正宗的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多少好点。

而那时的波斯人就喜欢打仗,所以无论拜占庭或者波斯对这些玩家不闻不问,这样玩家们就在拜占庭和波斯呆了下来。阿拉伯人在642年灭了波斯并占领了拜占庭大片土地以后,逃到波斯和拜占庭的希腊玩家们转眼间成了阿拉伯帝国的臣民。

阿拉伯的君主们和笃信基督的罗马皇帝不一样,先知穆罕穆德爱玩,那他们也必定爱玩。阿拉伯的君主们除了鼓励商人与周围国家,甚至和中国做生意以外,他们还大力支持科学,也就是支持玩家。那些从西方逃难过来的玩家们终于找到了另一个乐园,正可谓西方不亮东方亮。

公元830年当时的阿拉伯君主哈里发哈伦,在如今的大马士革建了一座和亚历山大缪塞昂差不多的“智慧馆”,他们聘请了一批专职的翻译,把希腊著作统统翻译过来,供阿拉伯的玩家研究和学习。在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毁,柏拉图学园被关闭以后,又一个体现希腊科学精神的嘉年华出现在了东方阿拉伯帝国的土地上。而那些古希腊的伟大经典在几百年后又被杀进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作为战利品带回了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科学革命带去了精神的种子。

阿拉伯这块地方正好处在西方的欧洲与东方亚洲的另外两个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中间,阿拉伯不但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经典,他们同时还起到了促进中国、印度与西方交流的作用。

印度是个十分神秘的国度,在大山和密林深处到处矗立着梦幻般的巨大神庙。印度的历史也如同梦境,笼罩在云里雾里。印度也有很多爱玩的人,他们除了能玩出那些神秘的庙宇以外,在天文和数学上也玩得很出色。古代的印度人把宇宙想象成一个大锅盖,大地中央的须弥山支撑着天空,日月星辰都围绕着须弥山转动。大地由四只大象驮着,四只大象则站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这只乌龟浮在水上。多么美妙的想象,不是玩家哪能想出这么奇妙的景象。

印度在很早的时候就采用了十进制,在公元3世纪希腊的数学传入印度以后,印度的几何、算术还有代数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现在我们使用的从10的所谓阿拉伯数字符号就是印度人的发明。可为啥没叫印度数字,却叫阿拉伯数字呢?这就是阿拉伯人的功劳了。一个叫穆罕穆德·伊本·穆萨的阿拉伯数学家,是他把印度的数字符号引入数学,并且传到了欧洲。虽然这些符号开始是印度人发明的,但却是伊本·穆萨把它们传向了全世界。由于印度人不懂得宣传自己,所以专利权被阿拉伯人抢去了,并且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这是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交流的第一件事。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不过西边的大山和东边的大海把中国这块地方包得严严的,古时候没有火车,没有轮船,飞机更别想,出个远门只能靠骑马或者骑毛驴,晃悠一天也就能走几十里地。所以要跋涉几万千米到印度以外的阿拉伯甚至欧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国很难与周围的国家取得联系,唐朝的高僧走了一年才走到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

是阿拉伯的生意人推开了中国的大门,丝绸之路把中国人的视野扩大到了阿拉伯地区,于是美丽的阿拉伯公主穿上了来自中国的漂亮丝绸裙子,而中国的许多新技术,比如四大发明也被阿拉伯商人带出中国,传向了世界。这是阿拉伯人玩的另外一件事。

中国也是不受当时西方黑暗中世纪影响的地方。从5世纪到15世纪这1000年,中国经历了隋唐、两宋以及元朝和明朝,是中国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的时代。尤其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华文化在这1000年里不断涌现出一个个文化高峰,唐宋两代可谓是登峰造极。这个时代中国也有很多玩家,关于中国的玩家,作者在今后的一本书里将要详细地去讲,这里先不多说了。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7 12:27
第六章
贪玩的东方人(下)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为阿拉伯和欧洲带去了不少新技术。中国的印刷术和造纸术对西方文明,尤其是科学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指南针在航海以及各种探险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火药对于矿山的开采或者诸如筑路修桥等工程更是非常实用。除了这些实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发明和技术背后所呈现出的事物本质,还在后来欧洲的科学和工业革命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启发作用。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中国人有了四大发明,也有很多玩家,那科学和工业革命为啥没在中国出现,却跑上万千米以外去启发欧洲人搞革命去了?难道中国人就这么笨吗?不是的,中国人一点都不笨,而且非常聪明。只是中国传统不主张玩,在这些发明出现以后,没有人继续去探索这些发明背后所呈现出的自然规律。这话从何说起?

中国人受孔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不太讲究研究自然,而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以阴阳五行的模式消长变化的,所谓阴与阳相生相克。天人合一则认为大自然和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统一的,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孔夫子的学问是中庸之道和修身克己,主要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中每个人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这些都不是坏事,而且是好事,可这些哲学不太注意研究自然本身的属性,而是自然与人或者社会的关系。比如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类书》中关于老虎的解释是这样的:“虎,山之君也。”啥意思呢?“君”是对人的一种评价,比如一个人地位、权势的大小或多寡,不是自然属性。《类书》的意思其实就是,老虎是山里有权有势的山大王。所以这些哲学没能引起学生们对自然本身的好奇和兴趣。加上文言文不适合对事物做比较精确的描述,就像陈桥驿先生校证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第一篇《河水》中描述的:“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郦道元这十几个字,陈先生用了好几百字来校证,一下子想看明白确实不容易。此外,中国以前的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做官,“学而优则仕”,学问更多地指向人本身而不是自然。还有一点最要命,古时候玩技术的人一般都是些所谓匠人,他们不太受人尊重,科学技术和孔夫子的学问相比那是天地之别,是读书人不屑的雕虫小技。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与希腊的科学精神有很大的不同,读孔夫子的书,不会马上对一件具体的事情产生精确的认识。不但如此,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希腊的哲学不一样,他们告诉大家的都是很确定的,被他们称之为真理的事情。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定义,或者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的描述,虽然有些真理后来发现可能是错的。

希腊的圣贤们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家,世界是很复杂很神奇的,而且任何事情,包括我们人类在内,都是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意识没关系。他们用自己细致的观察,并做出尽量仔细的分析判断以后,把他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得出的解释告诉读者。比如在观察方面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里关于彩虹的说明其实就是他观察的结果,他说:“彩虹永远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它的弧段也不会超出一个半圆。日出和日落时出现彩虹的圆最小,但弧段最大;秋分后昼短,整个白昼都可看见彩虹;夏季,在午时虹是不会出现的。”这些看起来有点啰嗦的话,也可以看出他的观察有多细致。还有关于云的形成他说:“气有湿干两性,两者结合的大气会有两种潜在的性能。当其凝结就成了云,而云在很高很远的地方凝结,集结就会较为浓厚。”这是经过他的观察和判断得到的。他说的大气的另一种性能是风。所以只要是读过这些书的人,马上就会对自然现象有一个比较直观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就像看科普书。而爱玩的人也就会马上对此产生强烈的好奇,会沿着书上的思路自己试着去观察,去判断。希腊圣贤的理想就这样一代一代被充满好奇的玩家继承了下来。

对于指南针的两种不同态度,似乎正好可以说明中国和西方的差别。

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带有磁性的石头——磁石。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管子》里就有关于磁石的记载:“山上有磁石者,山下有铜金。”并且中国人也是最早运用磁石的性质制作出指南车和司南的人。但是对磁石究竟为啥指南却没有人去深入探究。对于指南针的原理传统的解释是:“指南针之所指,即阳气之所在。”这就是以阴阳五行的规律去认识世界的例子,似乎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阴与阳来解释,这个解释一直延续到清朝。但阳气究竟是什么,怎么一回事,那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就连被我们称之为科学家的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里对指南针为什么指南还是糊里糊涂:“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

但司南被阿拉伯人卖到欧洲以后(这个事情也有人说是成吉思汗的骑兵带到欧洲的,不管怎么样,是从中国带过去的),欧洲人对司南的本质产生了极大好奇,拿着这个奇怪的司南开始玩开了。1600年(这一年是中国明朝万历28年)英国人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公元1540-1605年)出版了一本书《磁石论》,这是对磁石第一个科学的解释。吉尔伯特的解释不是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自己去想象,而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试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得出结论,磁石的磁性来自地球内部。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实验发现了磁倾角,从而证明地球确实是个大球球。吉尔伯特是把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第一人,成为现代实验科学的先锋。伽利略都惊呼吉尔伯特:“伟大到令人嫉妒的程度。”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12-17 13:44
恭喜多老师出关!
作者: 老大不小    时间: 2009-12-17 23:05
先mark一下,再好好看!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12-17 23:39
咳咳, 又回拉回来了。
写得很不错
当天有幸看了多老师的书稿,没有网络版的精彩啊。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8 00:29
本帖最后由 老多 于 2009-12-18 00:36 编辑

明天再发一章,以后每天一章吧,省的大伙看起来太累:)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12-18 00:32
恭喜多老师会发图啦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8 02:23
第七章 挑战权威的玩家

《圣经》和古代圣贤的学说在欧洲传播了上千年,大家都相信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大自然所有的学问只要好好拜读圣贤们的书就可以了。但是,不知从哪天开始,有人开始怀疑了,包括上帝和古代的圣贤。他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眼前的这个世界,于是他们开始玩了。

自从希腊的玩家逃到了东方的拜占庭甚至阿拉伯帝国去以后,欧洲人就与基督教结了缘。

其实基督教本来不属于欧洲,伟大的主耶稣出生在以色列的伯利恒,那里现在属于亚洲。基督教在欧洲确立威信和大量传播,要感谢一位叫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的罗马人(他出生在现在的阿尔及利亚,那时候是属于罗马帝国的一个城市),这个人不爱玩,他不但自己不爱玩,还写了很多书,让大家都不要玩。这些书大多数都是极力地向大家推荐基督教的,后来这些书成了基督教不朽的圣贤书。在他的《上帝之城》第一章开篇时他这样说:“敌人属于这个世俗之城,为了反对这些敌人,我们必须捍卫上帝之城。”为了捍卫这个上帝之城他写了22卷,告诉大家上帝是多么神圣,多么伟大,上帝之城里是如何充满了光明和幸福。在另一篇著作《忏悔录》里他又说:“主,你是伟大的,你应受一切赞美;你有无上的能力、无限的智慧。一个人,受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这个人遍体带着死亡,……你鼓动他乐于赞颂你,因为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伟大的《圣经》又告诉大家说,这个世界是上帝在七天的时间里一手创造出来的(其实是六天,《圣经·创世纪》上说:“第七日,上帝完成了造物的工作,就在第七日放下一切工作安歇了”),一切都是上帝决定的,因此也是最完美的,我们这些可怜的羔羊,只要好好地忏悔赎罪并歌颂上帝就可以进入那个美妙的上帝之城。奥古斯丁和《圣经》上这些美妙的语言太有诱惑力了。而且奥古斯丁的书得到罗马皇帝的赞赏,从此以后几乎整个欧洲都开始虔诚地信奉上帝,大声地背诵着伟大的《圣经》,一心一意想进入那个美妙的上帝之城。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只要忏悔赎罪并歌颂上帝,就可以如此便捷地得到幸福,进入上帝之城,谁会拒绝这样的诱惑呢?还有谁费劲去研究什么地球转还是太阳转的问题呢?让那些愚蠢的希腊人见鬼去吧!

就这样好几百年的时间过去,在《圣经》的背诵声和教皇威严的权威下,再也没有人玩了,古希腊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就是黑暗的中世纪。

可历史偏偏时不常的要来点奇迹,奇迹虽然不那么容易出现,但只要出现一次就足够让可怜的人类享用无尽。

这个奇迹发生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现在以色列的首都。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城市,一个被犹太教、基督教还有伊斯兰教都认为是圣城的城市。7世纪,耶路撒冷被阿拉伯的穆斯林占领,那时候的穆斯林比较宽容,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徒们和睦相处,各自歌颂着自己的圣灵,三种宗教相安无事。可是到11世纪,有一个阿拉伯君主不喜欢宽容,他突然下令摧毁耶路撒冷所有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堂,唯我穆斯林独尊。这可激怒了欧洲的基督教徒,可恨的异教徒居然敢侮辱我们的圣城,必须把他们干掉,夺回圣城。于是一场延续了将近200年的战争,十字军东征开始了(到现在耶路撒冷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城市)。

按说战争是件坏事,起码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杀进耶路撒冷的十字军骑士们一不小心干了件好事,那就是前面说的,他们把在欧洲遗失了几百年的希腊典籍作为战利品从拜占庭和阿拉伯带回了欧洲。据说中国的纸、印刷术还有指南针、火药也是十字军从那次战争中带回欧洲的(中国的印刷术据说不是十字军,而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带到欧洲的,这里就不仔细研究了)。

有了从中国传来的纸和印刷,又背回来许多古希腊的典籍,这下欧洲的玩家们找到理由可以玩了。以前书都是手抄的,很费劲,欧洲人在没有中国的纸和印刷以前,书是用羊皮做成,并且一个字一个字用手抄上去,所以非常贵重,没钱的人根本看不起。自从有了中国的纸和印刷术,十字军从阿拉伯带回来的古希腊典籍就像雪片一样在欧洲飘落下来,很多人都可以看到了。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来到了,这个时代就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文艺复兴时代。

文艺复兴到底是怎么回事?凭什么说十字军从阿拉伯背回几本古希腊的破书就会让欧洲的玩家兴起,并且整出一个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个延续了几百年的事情,而且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哲学、宗教还有科学,那叫一个热闹。这段历史,足够一个历史学家研究半辈子。而来自古希腊的那些破书,对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确实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12世纪十字军已经几次进犯耶路撒冷,那时他们可能把很多古希腊的典籍带回了欧洲。就在那个时候英国出现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公元1214-1294年)。这个名字和另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那个至理名言的弗兰西斯·培根有点像,但不是一个人。弗兰西斯·培根比罗吉尔﹒培根年轻350岁。为啥要说这个罗吉尔·培根呢?

所谓文艺复兴,就是要把古希腊那些美妙的艺术和科学成就发扬光大。但如果仅仅是恢复过去的成就那不就成倒退了?文艺复兴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推动世界文明大踏步前进的力量,最重要的不是复兴,而是再创造,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创新。而罗吉尔·培根就是首先提出要创新的人,虽然他自己没有赶上文艺复兴的时代,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被教皇关押在监狱里。

罗吉尔·培根一生写了三部著作《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著作》,在他的著作里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思想:人之所以犯错误原因有四,即对权威的过度崇拜、习惯、偏见与对知识的自负。怎么才不会犯错误呢?培根主张“靠实验来弄懂自然科学、医药、炼金术和天上地下的一切事物。”他把实验当作验证真理最有效的方法,他就是现代实验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肯定也是个玩家,只不过他生不逢时。从教皇的监狱出来不久可怜的罗吉尔·培根便离开了人世。

中世纪人们的思想除了被基督教束缚以外,古希腊一些哲人的思想经过与基督教义的融合,也成了和《圣经》一样字字句句都是真理的圣贤书,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对宇宙和世上所有事物所下的结论,“神圣而不可亵渎”(房龙语)。不是说中世纪古希腊的学问都没了吗?怎么还有古希腊的事儿呢?中世纪古希腊的理性思维没了,可他们那些完全不靠谱的结论却多少被保留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里,而且被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罗吉尔·培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了创新和实验。

有了创新的精神和用实验来验证真理的方法,古希腊的几本破书就起作用了,因为在这几本破书里,不仅仅有作者对世界的解释,还包括他们的理性思维。一大批玩家开始用怀疑的眼光重新认识眼前这个世界,这些人被房龙称为:“一批不经其先知允许而独立思考的人。”

文艺复兴在其他领域的情况后面也还会说到。在科学方面,文艺复兴“不经其先知允许而独立思考的”的玩家们,是我们如今能够享受科学盛宴真正的先驱。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哥白尼。

哥白尼,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人的骄傲。1473年哥白尼出生在波兰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成年以后他的职业是波兰波罗的海边上一座小城弗伦堡的教士和医生。除了给虔诚的教徒们讲经布道,给病人看病以外,他还喜欢看天上的星星,这和他的职业没关系,完全属于玩的范畴。弗伦堡城里有座高高的箭楼,被哥白尼买下来,自此那里成了他晚上看星星的乐园,在那里他一直呆到离开这个世界。

看星星是哥白尼从小就喜欢玩的,关于他小时候看星星的事,古狗上可以查到这样一段趣闻:他哥哥对哥白尼成天对着夜空发呆觉得大为不解:“你为啥老是对着天空发呆?难道在向天主祈祷?”“我在观察天象,想知道里面的秘密。”“什么?你要管天上的事情?天上的事情是上帝管着的,你怎么能管?”“为了让大家望着天空不感到害怕,我要研究它一辈子。”“不听我的,你这辈子有罪受了。”哥哥严厉地警告他说。

哥白尼为啥说那时候的人看着天空会害怕呢?这就是经院哲学里古希腊人神圣而不可亵渎的真理的错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当年因为也是自己玩,他们没有啥先进的仪器,所以他们凭着自己的观察,并且按照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也就是他们还不可能想到看似旋转的天空,其实并不是天空在转,而是我们在转。可当时没人会这样想,于是他们以我们在转,描绘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天空: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天球,地球在这个天球的中心,天上所有的星星都在围着地球旋转。天球里各种星体分为九层,有七层是行星天,然后是恒星天和原动力天,也叫做水晶天。上帝住在水晶天上,推动着恒星天,并带动行星天一起转动。水晶天以外什么都没有。经院哲学把这些不靠谱的结论作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却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去了解宇宙的方法仍在一边。

因此,当人们听到这些解释,晚上抬头看着漆黑的苍穹,无数的繁星在那里诡异地闪烁着。这些闪着光的星星可都是一个叫上帝的神在操控着,也就是在这漆黑天空的背后还有一双眼睛在紧紧盯着你!这样的天空当然会把人吓得够呛,谁晚上还敢出门,更没人敢站在如此可怕的黑夜里看星星!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8 02:32
本帖最后由 加肥猫 于 2009-12-23 03:23 编辑

不过哥白尼不管这套,他每天都盯着夜空,想找出其中的奥妙。开始哥白尼也对托勒密的说法深信不疑,不过看的时间长了他发现,托勒密说的好些事不怎么靠谱。因为在托勒密的时代对星星的观察还不是很细致,尤其是行星的运转轨迹总是会飘忽不定,弄得托勒密很苦恼。于是他在行星圆圆的轨道(本轮)上加了很多小圈圈(均轮),想用这个办法把飘忽不定的行星给揪回来。从托勒密到哥白尼又过去了1400多年,随着观察越来越仔细,行星的轨道越发飘忽不定,于是托勒密的均轮也越画越多,到了哥白尼那个时候,均轮遍布天空,有80多个。这让哥白尼很纳闷?上帝怎么会这么笨,造出一个这样的宇宙,上帝能干这么傻的事情么?如果不是上帝干的,那差哪儿捏?

哥白尼开始怀疑了,他想如果宇宙是上帝创造的,那宇宙应该是完美的,不应该像托勒密搞的那样到处是均轮。可不要均轮也确实不好解释那些飘忽不定的行星。哥白尼陷入了困境。突然,一个疯狂的想法出现在哥白尼的脑海之中:如果那些星星不是围着地球转会怎么样呢?为啥说这想法疯狂?那是因为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勒密的学说已经被基督教当成了和《圣经》一样不可亵渎的真理,是不可以违抗的,如果违抗就会像他哥哥说的那样:“不听我的,你这辈子有罪受了。”

但是哥白尼为啥还会这样想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哥白尼是在玩。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也都是玩家,托勒密自己说:“我是凡人,我知道我终有一死,但是当我随着繁星的圆周轨道畅游的时候,我的双脚已经了开大地……”(摘自卡尔·萨根《神秘的宇宙》)。托勒密是在玩,玩家的心灵是相通的,托勒密似乎在对哥白尼说,别把我的说法全都当根儿葱,虽然已经被你们的教士们当成了不可亵渎的圣贤书,咱们都是玩家,你只要认真地读我的书,那上面就会告诉你如何去玩。于是哥白尼按照他的疯狂想法继续玩了。  



大家肯定已经看出来了,这就是哥白尼提出伟大日心说的故事。哥白尼不但喜欢看星星,他的数学也十分了得,这是当年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无法做到的。哥白尼把观察到的结果进行了周密的运算,他发现如果把宇宙的中心搬到太阳上,那么许多均轮都不需要了,宇宙将恢复完美的面貌。经过更加仔细的观察计算甚至实验,哥白尼相信以前大家都错了,地球根本就不是宇宙的中心!

可如果让太阳成为中心,那就意味着哥白尼要彻底否定1400年来的传统,是对权威的挑战,也是违抗基督教教义的。怎么办?

是让大家继续被以往错误的结论愚弄下去,还是把真相告诉大家?尽管可能会困难重重,哥白尼还是选择了后者。于是《天体运行论》出炉了。在第一卷的引言里他写道:“在人类智慧所哺育的名目繁多的文化和技术领域中,我认为必须用最强烈的感情和极度的热忱来促进对最美好、最值得了解到事物的研究。这就是探索宇宙的神奇运转,星体的运动、大小、距离和出没,以及天界中其他现象成因的科学。简而言之,也就是解释宇宙的全部现象的学科。”在这本书里哥白尼用极为精确的计算和大量的观察还有实验结果告诉大家:不是天在动,而是我们在动。他还告诉大家地球是圆圆的一个大球球,地球虽然很大,但在宇宙中却是微不足道的。地球在围绕着太阳旋转。哥白尼的计算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说都是极为精确的,他算出的回归年,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和现代计算只有百万分之一的误差。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误差也只有万分之五。

哥白尼比较胆小,他对自己的发现虽然充满了感情,如他自己所说:“这门学科还能提供非凡的心灵欢乐。”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发现而得罪任何人,更不想让他哥哥的警告成为事实。况且,哥白尼研究天文并不是想以此得到任何荣誉或者金钱,他是在玩。可是在他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真理。他希望坚持真理,却又对基督教充满了敬畏。在朋友的劝说下,犹豫不决的哥白尼终于决定出版这本书,就在《天体运行论》出版的那天,他离开了人间,这一天是1543524

《天体运行论》的发表对教会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他们怎么能容忍把本来是宇宙中心的地球降格成一颗微不足道的行星?不过,红衣主教施福治对教皇说:“我建议不要理睬这种亵渎的言论,因为既然恶魔已点了火,你再去给它扇风,火就会烧的更大。最好是不闻不问。”因为哥白尼是用拉丁文写的《天体运行论》,这种文字只有懂数学的人才看得懂,教皇觉得对市民的影响不会很大,所以没有取缔这本书。直到70年以后由于伽利略对太阳中心说的赞成,再一次惹恼了教皇,《天体运行论》被禁。

现在想想,罗马教皇和大主教们难道就一点都不明白哥白尼的发现是怎么回事,而且是正确的吗?教皇和主教大人们是受过良好教育,自身又是很有教养的人,他们看了哥白尼的书肯定相信他是诚实的,结论也是对的。就像卡普亚红衣主教1536111给哥白尼的一封信上说的:“几年前我就听到关于您的高超技巧的议论,每个人都经常谈到它。从那时起我就对您非常尊重,并向我们同时代的人表示祝贺,而您在他们中间享有崇高的威望。”多么有教养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信。

但是教皇和主教们却不能同意哥白尼,而必须遵守他们已经遵守了一千多年权威的传统,他们犯了罗吉尔·培根说的四种错误中所有的错误。如果可爱的教皇和主教们不那么固执,不那么迂腐,也喜欢玩的话,说不定现在全世界的基督教徒要增加好几倍。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9 15:02
我这儿咋又看不到图了?
发现老多这个东东看的人不少,心中窃喜,可又没看见啥脚丫子印儿,板砖都哪儿去啦,赶快拍啊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19 15:09
今天是周末,先不继续贴下面的,把序言贴上吧:)

序言

《贪玩的人类》像是一本科学史,但不是科学史,只是科学史上的一些故事,是玩家的历史。

这里所谓贪玩,家长们不必担心,并不是在说玩物丧志那种玩,像遛鸟、赌博或者在网吧玩魔兽玩到晕倒一样。这里所说的玩更像是脑筋急转弯、拼字、拼图,或者是驴友们的徒步旅行,白天行走在广阔的原野之上,晚上站在晴朗的夜空下看星星。这种玩是人类不同于地球上其他动物的好奇心所导致的,对自然万物,对深邃宇宙的探索和追问。

老多其实不是科学家,只是科学家的儿子,可老多为什么会想起来写这样一本书呢?

如今大家生活已经比前些年好多了,兜儿里的银子也还算够花,比较关心的事情,除了自己的工作,就是时事政治,比如伊拉克和基地组织,索马里和海盗;还有经济,金融风暴和恒生指数;最让大家欢迎的莫过于大众娱乐,像美国大片、春晚小品还有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当然还有更让人流口水的,那就是金钱和漂亮美眉。在街头巷尾、午休或者饭局上小酌,大家都会很自然地谈起这些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前些天听到关于尊敬的钱学森先生和贝时章先生仙逝的消息,恐怕很少有谁去谈论和空气动力学或者胚胎生物学相关的事情,除非就是在科学院或者其他啥院工作的那些人儿。

这也不应该怪大家或者谁太没科学素质,咋就不会关心一下科学呢?不是这样的,原因不是因为大家,是因为科学家把科学给搞得太奥妙,太金字塔,太玄乎,太可怕了。谁没事儿老去琢磨和谈论那些又玄乎又可怕的事情呢?琢磨谈论也说不清楚。

科学的确是那么不好玩,那么可怕,那么玄乎吗?要让有些科学家,尤其是有些物理学家来说,还就是的,是很不好玩,很可怕,很玄乎。起码他们写的书都不那么好玩,除了和他们有关的专业人士,没人能看得进去。

可老多觉得不是,老多在和科学有关的地方呆了50多年,从小就跟着一个科学家的爸爸,长大了又在科学院里给人家干活,然后自己又跑出来玩科普。老多从来也没觉得科学有那么不好玩,即使是那些让物理学家用最吓人的武器——数学演绎法来描述的物理定律,其实也是可以用我们大伙儿都基本能听懂的普通话甚至广东话说明白的。所以老多倒是觉得科学很好玩,而且应该算是全世界最好玩的事情。

这就是老多想写这本书的第一个原因,想让大家知道科学很好玩,而且玩就是科学的动力和源泉。

不过有人可能会问,你老多又不是啥科学家,有啥资格来写这本和科学关系如此重大的书呢?薛定谔(是一个很有名的物理学家,是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曾经写过一本书《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他在这本说里说:“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了对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知识的强烈渴望。……可是近100多年来,知识的各种分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使我们陷入了一种奇异的两难境地。……除非我们中有些人敢于去着手总结那些事实和理论,即使其中有的是属于第二手的和不完备的知识,而且还敢于去冒把自己看成蠢人的风险,除此以外,我看不到再有摆脱这种两难境地的其他办法了。”

老多想把自己看成这个蠢人,因为老多希望大家还能继续继承先辈留给我们的那些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比股票、小品,金钱、美眉,更有趣,更有价值。

《贪玩的人类》不是什么论文,更不是一篇宣言,只是老多的一家之言。老多是纯粹的草根一个,所以书里肯定有很多写的不对或不恰当的地方,为此老多深表歉意,大伙儿完全可以用板砖伺候,毕业论文里更是千万不要引用。

致谢: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让老多一直到现在还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再有要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养育了老多,让老多活到现在,并可以写这本书。老多的Dear wife也是必须要感谢的,没有她,没有她的理解和支持,老多写不出这本书。还要感谢一位朋友,是她在老多写这本书的初期,给予老多绝妙的建议,让这件本不该很好玩的事情,变得好玩起来。

最后还要深深感谢我的朋友姜韬先生,在老多的写作过程中,姜先生每每极好的意见和建议,让老多茅塞顿开,深得教诲,也让这本书更加充满乐趣。
作者: ziqingxing    时间: 2009-12-19 23:14
我来支持多老师了,等待新书出版ing
作者: 贺兆星    时间: 2009-12-20 06:49
今天终于偶然非常粗粗的浏览了本贴,但仍然没有认真看(我早已没有耐心看长篇大论了,浮躁的心啊,没办法)。等到哪天再看吧。特声援一下老多。
作者: 洛英莼    时间: 2009-12-20 12:25
哈哈……剧本有了……就这个好了,写完论文我慢慢看~~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0 15:09
今天终于偶然非常粗粗的浏览了本贴,但仍然没有认真看(我早已没有耐心看长篇大论了,浮躁的心啊,没办法)。等到哪天再看吧。特声援一下老多。 ...
贺兆星 发表于 2009-12-20 06:49


哈哈,谢谢声援

不过老多只是自说自话,不是啥正儿八经的玩意儿,考级考职称也派不上用场。等以后书出版了送给兆星,然后放在马桶边,如厕时可以拿来翻翻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2 01:44
第八章 物理也是玩出来的

“这是为什么?”是孩子们最喜欢问爸爸妈妈的问题,而且经常会把爸爸妈妈问得目瞪口呆。这个问题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神学家也可以解释。比如“为什么会有人?”,神学家回答:“因为神创造了人。”后来玩家发现不是这样,而是要问“怎么了”。因为“怎么了”才是能用我们可以了解的方法,比如古生物学、物理学或者数学做出解释和判断的。第一个这样玩的人是伽利略。

物理,英文叫Physics,源于希腊文的“自然”,中文“物理”则是由宋朝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理”简化而来。

物理大家都很熟悉,只要上过中学的人多少都有一些物理学的常识,比如“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是牛顿的力学第一定律。物理学家就更多了,牛顿、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霍金是,咱们中国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也是,还有那位可爱的美国佬,很淘气的费曼,他们都是一些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物理学大腕。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对物理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物理科学是人们在努力探索周围无机环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美而系统的成果。”

那个光着膀子喊着“尤里卡、尤里卡”跑出澡堂子的阿基米德玩的就是物理。物理就是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体的探究,古文“格物致理”说的很贴切,格在古文中有推究、匡正之意,推究事物所得之理就是物理。

不过现代的物理学,可不像古时候那样在澡堂子里洗澡就能喊出“尤里卡”了,尤其是所谓现代物理学想喊“尤里卡”,是要一帮子玩家拼上老命才能换来的。而且那些用各种蝌蚪一样的奇怪符号和公式连起来的东东,完全把人整到云里雾里,让一般人根本别想搞清物理学家在玩些什么。这倒也不怪物理学家不够意思,拿咱们这些草根不当葱,因为现代物理学,包括核物理、相对论、量子物理、理论物理等等都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经验可以去了解和认识的,还就非要用那些符号和公式来代表和解释不成。

现在可能有人要质问作者了,你看,像这些物理学家,用这么复杂的符号和公式连起来的,这么高深的理论肯定不是玩出来的了,那是要经过很严密的思考、实验、计算和论证才可能搞出来的,怎么可能是玩呢?

是的,像量子力学的开创者海森堡著名的测不准定理,这个定理是由一个很奇怪的公式来表达的:△x.p≥h/2。这几个古怪的符号肯定不太容易玩,而且这个定理是海森堡花了不少的时间和银子,通过非常严格的实验推导分析出来的。这些实验如果不是得到许多基金会或者大老板的支持,海森堡也不可能玩出这么一个奇怪的,却又是对量子力学至关重要的定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由于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或者理论,都不是哪个伟大的科学家一夜之间拍了一下脑袋就做出来的,而是像前面说的那样,科学是从古希腊开始,像接力赛一样几千年来被一个个玩家一棒一棒传递下来,传到了这个伟大的科学家手里。另外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所以说到底他们还是在玩,是继承和扬弃前辈玩家玩出的新花样。

那是谁第一个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说的那样,对那些精美而系统的事情做探索的呢?前面说的亚里士多德就是最早的人之一。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没有物理学,也没有大老板或者基金会,更没人让亚里士多德去干啥,亚里士多德是凭着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在研究,所以他纯粹是在玩。他这一玩,几千年以后人类玩出了物理学,一直到海森堡拿着基金会的大把银子去玩测不准定理。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对物理还有一段解释:“它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取决于那个时代的概念系统,它的成果也有助于各个时代概念系统的形成。”

什么叫那个时代的概念系统呢?有学问的人就爱拿这些让人看不懂的词糊弄人。所谓那个时代的概念系统就是一个时代对一些事情的基本看法。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电脑里装的是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系统,没有它你的电脑就别想干活,不管你用的是山寨版还是正版的。还有现在大多数人都相信,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以后形成的。而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概念系统可能是占星家和巫师对宇宙的解释。因此,不管这些系统是不是真理,反正在这个时代就这么说,亚里士多德不会知道我们现在的大爆炸理论,而我们谁也不知道30年或者300年、3000年以后电脑里会装啥系统,对宇宙的认识是什么样(也许那时候已经有星际移民都难说)。所以一个时代无论什么理论或者什么规矩都是受这个时代概念系统的制约和限制的,而物理学的成果又可以帮助这个概念系统的形成,就像盖茨玩出的windows系统,让我们大家都玩上了电脑一样。

那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概念系统会是啥样呢?基本是占星家、巫师,也就是神的概念系统,那时候的人基本都相信我们周围的一切是神创造的。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相信真理胜过一切的人,神创造世界的说法说服不了他,于是他开始观察。他用自己的思考和逻辑推理去重新认识世界,当然他也一定要受到那个时代概念系统的束缚。此外,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有一个与那个时代完全不同的东西,那就是科学精神。这个科学精神让亚里士多德用更客观更深入的观察去看待事物,而不是去乞求神灵的帮助。不过还是由于受到那个时代概念系统的束缚,他观察到并得出的结论,没有经过任何实验和计算作为验证,所以他的结论往往并不是真理。但是,亚里士多德看待事物的方法——科学精神,却成为后代发现真理最强悍的武器。

中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被尊为圣贤书,他对事物的结论成了颠扑不破的唯一真理,可他的科学精神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那又是谁再次把科学精神这面大旗重新举起,并且运用实验和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呢?

这个人就是伟大的,被称之为近代物理学之父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公元1564-1642年)。后来所有物理学家玩的实验科学都是从这个伽利略开始的。

1564215号,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据说在伽利略出生前3天,文艺复兴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逝世了。

伽利略的父亲只是比萨城里一个失意的音乐家,靠开一家小呢绒布店为生。不过伽利略的血液中却流淌着一个曾经显赫的贵族伽利莱家族的血。伽利略的名字就是用那个贵族的姓氏伽利莱稍加改变而来的。伽利略·伽利莱是他的全名,这个名字显然是他的老爸希望伽利略能为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带来荣耀。

伽利略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好,但学费还能付得起,加上他爸爸希望自己这个孩子有一天能光宗耀祖,所以伽利略小时候还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爸爸为了伽利略,在他11岁的时候举家搬到佛罗伦萨,为的就是让伽利略可以在那里受到最好的教育,先上佛罗伦萨瓦朗布罗修道院学校(这个修道院学校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中学),然后再上比萨大学去学医,继承伽利略曾祖父的事业。

伽利略也很争气,他聪明好学,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而且他也和父亲一样喜欢音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音乐的天赋。这些都让父亲十分高兴。可是伽利略也有很多让老爹气得要死的毛病,比如他喜欢幻想,这小子幻想着像鸟一样在天上自由地飞翔,于是浑身绑上“翅膀”从阳台跳下来,结果摔了个鼻青脸肿。此外他喜欢问一些让大人们都摸不到头脑的问题,还喜欢看星星,也就是爱玩。

有一天晚上,他爸爸发现伽利略没影儿了,急得到处找,结果在院子的角落里看见缩成一团的伽利略。他爸爸问:“你躲在这儿干什么?”“我在观察天空。”他告诉爸爸他对月亮上的暗影觉得很好奇,可是他问老师那些暗影是什么,老师说那是上帝的创造的,我们人用肉眼是不能分辨的。“可我还是不明白,老师却不让我问了,老师把一切都归结于万能的上帝。”“你问这些干什么?”父亲一听发火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好功课,将来去比萨大学学医。你必须把这些胡思乱想扔得远远的!赶快回家去睡觉!”

伽利略倒是还听话,从修道院学校毕业以后就按照老爹的意愿来到比萨大学学医。在修道院学习的时候伽利略已经读过很多书,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天象论》、《宇宙论》、《物理学》啥的,尤其是《天象论》、《宇宙论》,更让伽利略兴趣十足,在这两本书里亚里士多德对宇宙万物的观察和思考简直太有趣,太好玩了。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2 01:45
本帖最后由 加肥猫 于 2009-12-23 03:29 编辑

上大学头一天,一个穿着黑袍子的教授开始讲课了:“如果你们想获得知识,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精读伟大的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有的真理都包含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

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伽利略太熟悉了,而且正是自己最崇拜的人,于是伽利略按照教授指定的目录,开始更加仔细地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教授怎么会让亚里士多德去读亚里士多德的书呢?

自从公元380年,罗马帝国的皇帝把基督教尊为国教以后,由前一章里说过的那位奥古斯丁创建的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教父哲学的统治开始了。一直到11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基本被剿灭,不让玩了。不过有两个人为保留下古希腊哲学一点点可怜的火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一个应该感谢的是个罗马贵族,他叫波依修斯(Boethius 约公元5-6世纪)。历史学家认为他是最后一个了解希腊哲学的罗马人,他用拉丁文翻译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纲要和注释,他根据希腊的著作写的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成为中世纪教会学校的教科书。他的这些书就像恐龙脚印一样,虽然真东西没了,但还是可以给后来的欧洲人保留了一点点希腊著作的痕迹。这个波依修斯比较倒霉,有人怀疑他和东罗马帝国(那时候东西罗马帝国之间势不两立,是死对头)有牵连,被关进监狱,而且在524年被处死。可怜的波依修斯在狱中写的一本书《哲学的安慰》成为连接中世纪和近代的桥梁。

波依修斯死后就再也没人懂得古希腊的哲学了,这样又过去了六七百年。前面说过,从11世纪左右就有十字军把古希腊的著作带回欧洲,并且开始了一场大翻译运动,大量的古希腊著作从阿拉伯文翻译成欧洲人能看懂的拉丁文。另一位要感谢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约公元1225-1274年)来了,他是13世纪的意大利人。阿奎那是一个教师兼修士,具说他是个又大又胖的大块头,有个发髻特高的大脑袋。不过他是个读书人,除了对神学很有研究以外,他还读过不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那个时代的神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对这个世界做任何解释。阿奎那读了亚里士多德的书以后,也许是觉得亚里士多德书里说的那些用观察得来到结果很有道理,也很喜欢。可他想,直接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写出来可不成,那不就得罪伟大的神了,不能这样干,得掺乎掺乎才行。于是他写了一本书《神学大全》,他成功地是把《圣经》里的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给协调起来,哈,谁都不得罪。而且让他都意想不到的是,书一出来居然被教会接受承认,开心啊!于是从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开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圣经》一起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世界上所有的真理也到此为止了。就像那位穿着黑袍子的比萨大学教授说的:“所有的真理都包含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不过阿奎那还有一个功劳,那就是他把理性思维引进了神学。他死后被教皇封为“天使博士”。

跑题了。不过跑题是为了告诉大伙儿为啥比萨的大学教授会让伽利略去看亚里士多德的书。

言归正传。伽利略很仔细地研读着亚里士多德的各种理论,不过渐渐地伽利略开始对自己的老前辈产生了疑问。亚里士多德说,人身体里有四种不同的液体:血液、黏液、胆汁和黑液。这四种液体如果比例适当,人就会健康快乐,如果不健康肯定是某种液体多了,就要把多余的液体放出来。可人身上究竟有多少液体,放多少才算合适,书里没有解释。伽利略觉得如果想治好病,必须要更精确地了解人身体里各种液体的情况。

于是上课的时候伽利略向教授提出直接去接触病人,这样来了解病人的真实情况。可他的请求却遭到教授一顿臭骂:“什么?从来也没一个学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你是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把我教给你们的统统背诵下来!赶快丢点你那些可怕的念头,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成为一名医生!”教授每天都在滔滔不绝地讲授着人体各种器官的名称,至于这些器官是怎么工作的,因为亚里士多德没讲过,所以教授也不讲,其实他也不知道。

还有一次他对教授说:“您讲的都很对,不过您讲的都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得来的,万一亚里士多德也错了呢?”这下教授可快疯了:“你竟敢怀疑伟大的先哲亚里士多德?怀疑伟大的先哲就等于怀疑伟大而又万能的上帝,你给我滚出教室!”

这个敢于冒犯权威的伽利略确实没有成为医生,他后来成为比萨大学和佛罗伦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在给学生讲课之余他就是玩。

就是从这个胆大包天的伽利略开始,自然科学终于从神秘的哲学中解放出来,玩出了近代物理学。正像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在他的《A Histiry of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里说的那样:“伽利略真可算是第一位近代人物,我们读他的著作,本能地感觉畅快。我们知道他已经达到了至今还在应用的物理学方法。”

因为伽利略发现了自古以来那些科学家最致命的一个弱点,即他们都在寻求世界的终极原因,或者叫最后因。啥叫最后因呢?简单地说就是在问这事是为什么发生或者为什么会有的?而寻求最后因的结果不是走向神秘主义,就是发现了上帝的那只小手。伽利略敏锐地看到,我们问这个世界的问题不应该是:“为什么会这样?”而应该是:“怎么会这样?”

那如何才是怎么了,不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玩家的专利了,玩家无论玩什么游戏,是不会计较游戏为什么是游戏,而是去琢磨怎么能玩这个游戏。不但如此,在没有现成游戏时,也许还会去找一些乐子自己创造游戏玩。伽利略就是如此,比如发现摆的等时性就是伽利略自己找的一个乐子。据说有一次,虔诚的伽利略去比萨教堂做礼拜,看见教堂顶上的大吊灯在晃动,他很好奇。他发现吊灯的摆动似乎有某种规律,可那时候还没有秒表卖,咋办?这难不倒玩家,没有秒表就用自己的脉搏。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脉搏去测量比萨教堂里的摆怎么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规律。



他用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去探求球掉下来时会怎么样,发现了动力学中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他同样用一个球,看它滚过桌面掉到地上会怎么样,发现了抛物线运动规律。他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亲眼看见月亮不是一个水晶球、发现了太阳黑子、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和它们可以度量的周期性,从而用看得见的事实证明哥白尼没有错。不但如此,为了了解这些事情是怎么了,他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其中的规律。而这些玩法就是丹皮尔说的,现代物理学还在应用的方法。

伽利略不像他的前辈那样,去研究广泛的问题,他只选择了几个自己喜欢玩的,并且深入下去。而对于他没有玩过的,或者暂时还没找到答案的,他说:“那就大声宣布那个聪明的、智巧的、谦逊的警句:我不知道。”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3 01:11
潜水员似乎不少,咋就没出来冒泡滴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3 01:20
第九章 发现东方的强盗

做了好事的人,帮助过我们的人或者恩人,都是值得称赞并且要感谢的。但有那么几个人,他们也做出了非常值得大家感谢的伟大功绩,可他们却是名副其实的强盗!

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颠覆了1400年来大伙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哥白尼从古希腊那里出发,却又把自己老师的学说踢了个底朝天,如同培根倡导的,不是过分崇拜权威,而是用批判的思维去看待权威,权威的结论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但哥白尼仍然要感谢古希腊那些玩家,因为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富于理性思维的判断写出来的破书,让哥白尼对宇宙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虽然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前辈的结论完全错了,但是前辈判断事物的逻辑方法没有错。哥白尼正是沿着老朽们指出的道路在继续走。在这个对权威和传统的继承与扬弃的过程里,哥白尼用他更加深邃的思考和逻辑,以及严密的计算,找到了比前辈更符合客观规律的判断,寻找到了真理。

有一位学者这样评价:人类自哥白尼恢复了对智力的信心,而不仅仅是眼睛。

日心地动说的出现教会当然很气愤,但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时已经不是几百年前大家都不敢玩的时代了,从13世纪开始玩家就开始不断出现,谁也阻止不了他们,有些事情居然还得到了国王的支持,这是咋回事呢?

十字军东征以及从东边杀过来的彪悍的蒙古骑兵,让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还很大。就像房龙说的:“是战争而非和平拓展了我们对亚洲地图的知识。”好奇的欧洲人对东边那片广阔得多的世界感到非常的好奇,那里到底是啥样子呢?

在这以前东方的许多商品也已经由阿拉伯的买买提们带到了欧洲,那些穿着羊皮袄的欧洲人穿上了来自中国的丝绸衬衫,比起羊皮袄那叫一个漂亮、舒服。可通向亚洲的商路那时候被阿拉伯人独占着,基本没欧洲人什么事儿。黄头发蓝眼睛的欧洲人对亚洲一无所知,他们对那个神秘的东方帝国充满了幻想。

第一个用文字写出东方那片神奇帝国——中国的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录。马可·波罗(Marco Polo,公元1254-1324年)是1314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著名旅行家。据说在1271年他曾经随着父亲和叔叔游历过东方的很多地方,包括那时的波斯湾地区、伊朗和伊拉克等。接着他们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来到敦煌,又经河西走廊进入当时元朝的首都北京。他们在中国留居了17年,期间走遍了中国各地,在他们离开故乡24年以后的1295年回到威尼斯。马可·波罗一家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帮超级驴友,他们玩得太地道了,漂过地中海,再闯波斯湾,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过敦煌,走河西走廊,最后大摇大摆地走进北京城!现在有几个驴友能玩出他们的水平?

不过马可·波罗刚回到家乡,给大伙儿讲中国的故事,开始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房龙说:“他的邻居们,对这个故事毫不感兴趣,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马克百万’,因为他总是告诉他们可汗如何富有,庙宇中有多少金碧辉煌的雕像,以及某位宰相的小妾有多少丝质睡袍。而当时,甚至君士坦丁堡皇帝的妻子仅仅拥有一双丝袜都无人不知,邻居们如何会相信这些天方夜谭呢?”

《马可·波罗游记》据说是马可·波罗后来在参加威尼斯一次海战中被热那亚人俘虏,关在热那亚的监狱里时,百无聊赖,把去中国的故事讲给同伴听。这些故事被一个狱友记录下来写成的。又是房龙说的:“马可·波罗在监狱里呆了一年,他的牢房里还住着一个来自比萨的市民,其名子叫鲁斯蒂卡罗。这位鲁斯蒂卡罗有过写作经验。……他马上就认识到伟大的波罗告诉他的故事会引起众人关注的价值。于是他在牢房里挖尽了马可,记下波罗告诉他的一切,然后送给全世界一本书。”

不过估计马可·波罗比较能忽悠,太会编故事,把自己的见闻添油加醋,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相信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他的故事很可能是他在伊朗或者伊拉克听到过的关于中国的事情,因为那些地方他倒是有可能真的去过。为啥有人非说他是编故事,而不是真的去过中国呢?那是因为《马可·波罗游记》里有些事情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不靠谱。比如他说自己被元朝皇帝忽必烈遣为特使,在扬州做官三年。可这些事情在元朝的记载中从来没人提过。还有他从来没有提过一句用筷子的事情,显然不靠谱。总之疑点不少,和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相信NASA的阿波罗飞船真的登上了月亮一样。

不过无论如何他的书里还是说了很多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比如大运河、纸币、煤炭、白酒还有蒙古军队、老虎啥的。日本也是他第一个提到过的东方国家。有人说冰淇凌、批萨、意大利面还有眼镜、口琴也都是他从中国带回去的。那就真的是胡扯了,因为后来资料和考古证明这些在他以前欧洲就有了。

马可·波罗的故事出了名,大家纷纷传抄《马可·波罗游记》,不久他的故事就传遍了当时的欧洲。不管是不是他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当时确实让欧洲人眼珠子一亮,那些长着各种颜色眼珠子的欧洲人终于明白了,原来在东方还有一个如此强盛的大国——中国!

100多年以后,在曾经关过马可·波罗的热那亚又一个玩家出生了,这个人就是日后发现美洲大陆的那个著名探险家、贪婪的寻宝者、海盗、小混混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 公元1451-1506年)。

哥伦布出生在1451年,他爸爸是当地一个很有名的纺织匠,但哥伦布对纺织一点兴趣都没有,这个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小混混就喜欢玩水。面对着浩淼的地中海,他对航行在大海上的各种船只简直羡慕极了,一心想当个水手。再加上他读了《马可·波罗游记》,那上面说的确实非常忽悠人,书上说中国是一个极为富有的国度,连死人的嘴里都含着一颗大珍珠,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另外,距离中国不太远的地方还有个叫日本的地方,那是一个黄金之国,遍地是黄金,取之不尽。有用黄金盖的宫殿,里面的路都是用砖头那么厚的黄金铺的。哥伦布被忽悠得已经彻底晕了,他对那个到处是金银珠宝的东方充满了幻想。怀揣着梦想,哥伦布开始闯世界,他参加了一个海盗船队,到处抢劫。有一次他们的海盗船被人家打着了火,这小子跳下水,抱着一根木头居然漂到了葡萄牙,那年他25岁。

那时候的葡萄牙是一个真正的海洋霸主,这个频临大西洋,地处欧洲大陆西南角伊比利亚半岛最西端的国家,有800多千米的海岸线。自古以来喜欢玩水玩航海的人肯定不少,所以葡萄牙人具有很丰富的航海知识。15世纪葡萄牙的航海家沿非洲西岸向南航行,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哥伦布在葡萄牙学到了许多宝贵的航海和地理知识。

哥伦布不但很勇敢,他还非常贪婪,而且喜欢玩的人总是想象力丰富,哥伦布也不例外。他每天夜里都在做着贪婪的美梦,他想象着自己来到了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兜里装满了金子,老婆娶了好几个,太诱人了,要是真的能去那该有多好啊!可是那时候从陆路去亚洲的路线都被阿拉伯的穆斯林占着,过不去。有没有一条新的路能到达亚洲呢?

哥伦布的时代人们对地球到底是个啥样子还不清楚,不过那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相信地球是个圆球球的,这种说法称为地圆说。但是地圆说毕竟还是猜想,没有得到证实。有一位叫托斯堪内里的意大利医生,根据当时对世界的了解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地图上包括欧洲、亚洲、非洲,还有地中海和大西洋,托斯堪内里按照地圆的说法把这些都画在一个球上。不过他把地球的尺寸看得太小了,他认为从欧洲跨越大西洋到亚洲,只要23000海里

哥伦布对地圆说也深信不疑,他曾经是个海盗,经常在海上漂荡。站在岸边看,驶出港口的船只,帆船桅杆都是慢慢地隐没在海平面上,而驶进港口的帆船则是桅杆先露出来。这个现象哥伦布很清楚,这不是正好说明地球是圆的吗?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3 01:24
本帖最后由 加肥猫 于 2009-12-23 03:28 编辑

那时候葡萄牙人认为绕过非洲也可以到达亚洲,但还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正好哥伦布见到了托斯堪内里,并且看见了他画的地图,这让哥伦布非常高兴,横穿大西洋只要2-3000海里就可以到达亚洲,比绕非洲肯定要近多了,这肯定是最短的路线,哥伦布兴奋不已。

黄金梦和托斯堪内里的地图每天都在哥伦布的脑子里转悠,一个不算深思熟虑也算是精心策划的探险计划慢慢在哥伦布的脑子里形成,他要驾驶帆船向西航行,最后到达亚洲,到达中国、日本还有印度,横跨大西洋去寻找他梦寐以求的黄金!

说干就干,这么远的路,靠哥伦布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哥伦布怀揣着自己伟大的探险计划开始到处游说,想找人资助他。为这事,他几乎跑遍了欧洲各个国家,据说他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国王都提出过要求,可人家根本不搭理他这个小混混。因为那时候除了这些玩家以外,还没多少人真的相信地球是圆的。有一个人更绝,他问哥伦布,如果地球是圆的,你往西航行开始是下坡,走了一段以后就要上坡,你的船行吗?哥伦布给问住了。不过这个他自己当时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并没有改变哥伦布要实现自己计划的决心。估计后来哥伦布也琢磨过味儿了,按那位白痴说的,进港的帆船不就是在爬坡吗?他们能爬我为啥不行?哥伦布对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充满信心,他继续到处游说。

俗话说,时事造英雄,哥伦布运气不错,他赶上了一个恰当的时代——欧洲人正在扩张的时代。

现在拉着满世界跑的商品是石油或者电视机。那时候不是,那时候香料是一种在欧洲最受欢迎的商品,可能是因为欧洲人喜欢抹香水,吃饭爱放点胡椒面啥的佐料,所以香料的需求极大。可是香料一般产在比较热的地方,欧洲成天冷飕飕的不出这些玩意,他们必须从亚洲或者非洲进口。非洲让葡萄牙人占着,亚洲被阿拉伯人占着。西班牙人觉得这样不行,他们也想拿胡椒面赚点银子花,于是就琢磨起去亚洲的事情。开始他们不相信哥伦布,可后来一想,哥伦布既然说他能横穿大西洋去亚洲,不如让这小子去试试,闹不好真的让他懵对了,不也是件好事吗?尤其是西班牙皇后伊丽贝拉,她更是相信哥伦布能给她带回香水和黄金,这样哥伦布终于圆了梦。

1492年,由三条帆船组成的舰队,在旗舰圣玛丽亚号的带领下驶出了西班牙一个小小的港口。“哥伦布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并被预封为‘新发现土地’的世袭总督,有权享有新土地总收入的1/10。”(摘自龚绍方《世界通史·古代史卷》)83号,人类发现新大陆的处女航启航了,是哥伦布玩出来的。

这趟探险之旅可没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大西洋没有那么小,不是2-3000海里,起码也要远上一倍。就在船员们马上就要断水断粮,几乎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候,一个站在桅杆顶上瞭望的水手大喊:“嘿!弟兄们,前面出现陆地了!”(Fig06

出发以后两个多月的1012,这次著名的探险之旅终于有了结果,舰队发现了一个小岛。哥伦布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真的到达了亚洲,并且命名这个岛屿是“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的意思是“救世主”。他认为这个岛属于印度,并且把那里的居民叫做“印第安人”。哥伦布到死也不知道,他发现的小岛根本不是亚洲,而是那时候从未发现过的新大陆——美洲,这里距离亚洲还有两万多千米。
                                                                        
西进的愿望实现了,可是寻找黄金的梦却一直没有实现,在那以后哥伦布一共进行了4次探险,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最后哥伦布在郁闷和贫困中死去。

如果哥伦布只是一个探险家,或者说是一个玩家,他可能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尊重。可是他太贪婪了,他探险的目的是要寻找自己的黄金之梦,所以除了为后代留下发现美洲的功绩(这事儿他自己并不知道)以外,哥伦布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人类骄傲的事情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葡萄牙人也在极力地寻找着通往东方的路线,他们认为绕过非洲的路线是最正确的。149778号葡萄牙玩航海的一个家伙达·伽马奉国王之命,从里斯本出发,开始了环绕非洲的旅行。这次他成功地绕过好望角,来到了非洲东海岸的印度洋。这里距离印度已经不远了。

达·伽马和哥伦布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也是个贪婪的人,在非洲东岸,达·伽马的船队为了夺取航线,采取了烧杀抢掠的政策,把本来在那里自由自在航行的阿拉伯人全部杀死,货物全部抢走。这个人虽然是发现欧洲到印度航线的第一人,但由于他的贪婪和残暴,也没有得到什么好的下场,他在被任命为葡属印度总督以后没几个月就染病死在了印度。

和哥白尼发现地球在动而引发了科学革命不同,哥伦布和达·伽马发现新大陆和新航线引发的是人类历史上不那么光彩的一段——殖民主义。从他们开始,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时代来到了。紧跟着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的地理大发现,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加入了瓜分世界的行列,他们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进行罪恶的黑奴贩运、抢掠各个殖民地的资源等等。那时候欧洲贵族们吃的面包,可能是来自非洲的黑奴在厨房里用埃及的小麦、澳洲的奶油和古巴的糖做成的。欧洲的贵族在享用着全世界的好东西。

在这些欧洲海盗横行世界以前大约几十年,另外一个航海者,他却在执行着另外的使命,虽然他没有发现什么新大陆,也没有开辟什么新的航线,但他的船队航行的总里程比哥伦布不少。这个人就是郑和(公元1371-1433年),中国人的骄傲。现在有学者甚至认为,第一个登上美洲大陆的人也许并非哥伦布,而是郑和。为啥会这样说呢?

郑和的舰队虽然比哥伦布早了几十年,可他的船比哥伦布的猛多了,郑和的宝船比哥伦布的旗舰圣玛丽亚号大了好几十倍,圣玛丽亚号估计比郑和舰队里最小的船还小。而且郑和的舰队有二百多艘舰船,哥伦布才三条三桅帆船。郑和的舰队有两万多正规军,哥伦布才一百多个杂牌军。从1405711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第一次离开南京,直到1433年,郑和一共七次远航。如此规模的舰队如果调转船头向东航行,跨越太平洋到达美洲是完全可以的。所以英国学者李约瑟这样评价:“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和欧洲海军还有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欧洲海军是一帮子强盗,而中国海军没有侵略别国的企图,郑和的使命似乎是为明朝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

不过就像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上说的那样,这事儿还得两说着。郑和七次下西洋以后,告老还乡,临终前给当时的皇帝,明成祖的儿子仁宗写了一封信。他说:中国的富强来自海上,中国的威胁也会来自海上。遗憾的是,他的话皇帝老子听不进去,但是几百年以后郑和的预言灵验了,中国没有从海上得到多少好处,外国列强却真的从海上打进了中国。

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紧接着虽然是罪恶的殖民帝国时代的到来。可是新大陆的发现为了解我们脚下的世界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在哥伦布第一次远航开始的11年以后,另一个探险家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公元1480-1521年)率领的舰队成功地进行了环绕地球的旅行,地球是一个大球球终于被事实证明,而探险家们这些发现为后来更多玩家的发现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12-23 01:33
不过哥白尼不管这套,他每天都盯着夜空,想找出其中的奥妙。开始哥白尼也对托勒密的说法深信不疑,不过看的时间长了他发现,托勒密说的好些事不怎么靠谱。因为在托勒密的时代对星星的观察还不是很细致,尤其是行星的 ...
老多 发表于 2009-12-18 02:32


多老师什么时候再带我们一起去看美丽的星星啊?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3 01:59
多老师什么时候再带我们一起去看美丽的星星啊?
tomato 发表于 2009-12-23 01:33


哈哈,不怕冷就去啊

不过不好意思滴说,现在要去,大伙得平摊油钱了,老多最近囊中羞涩,哈,一箱汽油如今要将近500元哦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4 01:39
第十章 意大利的大玩家

这本书里基本上都在说玩科学的人,唯独这一章说的不是,而是一些玩艺术的。为啥掺乎这些人呢?因为他们是文艺复兴的领头人,是创新者,是他们的思想让后来的玩家发现只有创新才可以玩得更有意思,更有趣。

十字军杀进耶路撒冷,一不小心从阿拉伯弄回来一堆古希腊的破书。另外,像陕西发现兵马俑那样,一个罗马农民刨地的时候,一不小心从石头堆里刨出一堆精美绝伦的大理石雕像。这些都让当时的西欧人惊讶地看到,原来咱们这地界儿还曾经有过如此美妙的过去和如此辉煌的历史!我们咋都不知道捏?

基督教就像大学女生宿舍门口严厉的楼妈,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把那些可怜的女孩子看得严严的。如今窗外不断传来清新而又美妙的情歌,孩子们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不能再忍耐!赶快玩去吧!

一个新的时代就这样来到了,很多人习惯上把这个时代叫做文艺复兴。不过恩格斯却这样说:“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来临并没有上面说的那么轻松,原因是很复杂的。很多人还把这个时代称为一场革命运动。不过这场革命运动不属于奴隶起义那样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产生在有钱人、贵族、学者、艺术家甚至包括宗教的僧侣中。

整个中世纪几乎都是基督教的天下,什么都得听罗马教皇的,世俗的皇帝或者国王都拿他没办法,有苦难言。教皇有钱,有军队,有警察,有法官,可以收租子,在欧洲各地都派有大主教,罗马教皇成了最大的君主。北京大学科学史家吴国盛教授在他的《科学的历程》里这样说:“基督教会本来只是一般的宗教集会,后来才演化为一个权势显赫的组织。在整个漫长的中世纪,罗马教会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地、增加自己的财富、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直到公元11世纪,罗马教廷成了西欧至高无上的权利中心。”

1517年在德国,一个叫马丁·路德(Martin Luder,公元1483-1546年)的修士在一所教堂的门口贴了一张大字报:“九十五条论纲”,掀起了著名的宗教改革旋风。一个新的基督教教派隆重登场,这个教派外国叫新教,咱们中国叫基督教,而原来的基督教咱们中国就叫做天主教。

这件事的起因据说是为教廷派发的所谓 “赎罪券”引起的。啥叫赎罪券呢?赎罪券是教廷发明的一种用一定的现金可以购买的羊皮纸。赎罪券是干啥用的呢?买了赎罪券就可以缩短一个人应该在炼狱里赎罪的时间。不过这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背地里,傻子都知道用赎罪券可以轻松地赚钱。当时教廷派发赎罪券是为了修圣彼得大教堂,因为修教堂缺银子。可是在德国出售赎罪券的是俩贪婪的家伙,约翰兄弟,他们为了给自己敛财,不顾一切地强买强卖,激怒了当地虔诚的信徒。马丁·路德本来是个非常本分的人,可这样的事情让这个本分虔诚的教士也愤怒了,“路德是一个异常诚实的人,盛怒之下,他做出一件莽撞的事情。”(房龙语)在15171030号那天他把一张写好的大字报“九十五条论纲”贴在萨克森宫廷教堂的大门上,对销售赎罪券的事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其实老实的路德根本不想煽动什么事情,更不想当啥革命的领导,可是“尽管本人不情愿,路德成了一大群对罗马教会心怀不满的基督徒的领袖。”(还是房龙说的)不仅如此,各种派别开始厮杀,欧洲突然间成了战场。所以恩格斯不把这个时代叫做文艺复兴,而叫做“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的时代。

被法国人称为文艺复兴的事情,其实发生在意大利,可不知为啥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把这个时代叫做五百年代。

意大利是欧洲天主教的中心,教皇堂皇的宫殿就建在罗马城的梵蒂冈,教皇一高兴站在阳台上说句话,罗马城里都能听见。意大利应该是被教皇管得最严,楼妈最厉害的地方。可就在这个被宗教的楼妈管得最严的大本营,却出现了好几个淘气的“女”学生,他们就是意大利五百年代,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玩家。

房龙说:“文艺复兴并不是一次政治或宗教的运动。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心灵的状态。”

意大利文艺复兴第一个弄潮儿就是那位有“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之称的但丁(Dante Alighieri,公元1265-1321年)。但丁和咱们中国的屈原、李白、白居易一样是个诗人,只是比他们都年轻多了。中国诗人的诗有很长的,比如屈原的《离骚》、白居易的《长恨歌》,不过再长也比不过这位但丁。屈原的《离骚》如果按句分,不超过400句,按行不超过200行,可但丁写的《神曲》却有一万多行,句就没法算了。所以但丁是个善于写长诗的诗人。

但丁是意大利弗洛伦萨人,出生在1265年,双子座,也就是5月上旬到6月下旬出生的。他爸爸据说是一个没落贵族。

年轻时但丁是一个热血青年,那时他玩的是当时弗洛伦萨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和罗马教皇之间你死我活的政治游戏。在资产阶级暂时获得胜利以后他还被选为弗洛伦萨的执政官。可那时资产阶级还很弱小,但丁参加的白党最终还是遭到教皇的镇压,但丁也因此被判终身流放,而且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弗洛伦萨,56岁客死他乡。

写诗是在他被流放以后玩的事情。在被放逐的20年里但丁写出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包括著名的《神曲》。这和咱们楚国的屈原有点相似,都是在被放逐以后成了诗人。屈原被逐乃作《离骚》,但丁被流放写了《神曲》。

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其实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啥叫资产阶级呢?资产阶级就是一帮做生意或者开作坊、开工厂赚了钱的人,他们在发财以前可能还是穷光蛋,他们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赚到了钱,成了有钱人。基督教不反对人做生意开作坊,但基督教不赞成奸商或者造假货,玩山寨版。《圣经》说:“不可偷窃,不可欺骗,也不可对同胞弄虚作假。不可奉我的名发假誓,亵渎你上帝的名(就是不许搞山寨版)。我是耶和华。不可欺诈人,不可抢劫,也不可把雇工的工钱扣留到第二天早晨。”耶和华管教的很具体,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清规戒律是必须遵守的,而且有些规矩可能并不是《圣经》上说的,而是教皇继承和发展出来的。

开始那些商人还可以忍受教皇规定的各种规矩,但随着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就需要有一个更加广阔,更加自由的空间去发展,这时那些清规戒律就显得碍手碍脚了,怎么办呢?资产阶级开始造反,他们要自由,要民主,不能啥事都教皇说了算。但丁的《神曲》就代表了当时那些资产阶级的利益。《神曲》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他却处处贬低神权,把至高无上的教皇和教会里显赫人物都打入黑暗的地狱。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4 01:42
本帖最后由 加肥猫 于 2009-12-24 03:52 编辑

但丁的《神曲》就像点燃燎原烈火的火种,在他之后意大利的弗洛伦萨又相继出现了许多大玩家。而且从这个时代开始,玩家们学会了不那么相信教廷的权威,迷信《圣经》里的一切。古希腊辉煌的历史成为这些玩家的财富,但玩家们并不满足于站在古希腊人肩膀上跳舞,而是运用那些古代的财富去创作新的主题和作品。

“他们不再一心一意地盼望天国,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集中在等待他们的永生之上。他们开始尝试,就在这个世界上建立起自己的天堂。”

这其中有一位玩的最地道,最出彩的,他就是如雷贯耳的达芬奇(Leonarto da Vinci,公元1452-1519年)。大家一定会问,达芬奇不就是那个画了一幅号称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的画家吗?为啥也说他是个玩家呢?

这里说的玩家肯定是要玩出名堂,玩出点新花样的,达芬奇就是一个。就拿他的《蒙娜丽莎》来说,那可是开创了写实风格的一幅天才巨作。啥叫写实风格呢?在欧洲的中世纪,也有很多画家,他们也成天在画画,而且画的也很好。可是有一点他们不如达芬奇,那就是中世纪的画基本都是描绘基督教那点事的,里面的人物也好,景色也好不是出自神话就是来自《圣经》,画的都是神。既然是神那么他们和我们这些吃五谷杂粮的世俗子弟肯定是不一样的,可怎么不一样呢?神长啥样子呢?啊,对,神一定和人长得一样,就像为拯救人类来到人间的耶稣基督。但神的神情一定是神圣的,严肃的,就连他们的笑也是天堂里的笑。于是在中世纪的画里,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表情,看上去很神圣,可却呆若木鸡,缺乏生气。因为他们画的是神,所以画家对真实的人并不十分关心,只要是人的样子,至于人身体的比例,肌肉和骨骼啥就不必去研究了。

可达芬奇不想这么玩了,他不想画那些没有血肉的神圣躯体。于是他开始研究活人人体的各种比例关系,还动刀子给尸体做解剖,解剖就是想知道人的肌肉和骨骼之间到底是啥关系。他用自己的观察,对人体有了切实的了解,于是在达芬奇的笔下玩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蒙娜丽莎》的微笑也不再是来自天国的,而是来自我们活生生的人。这就是写实的风格,神秘的微笑也就神秘在这里。

另外达芬奇从自己对人体的了解发现,人体的比例才是世间最完美无暇的,是任何物体甚至神灵都不能相比的。达芬奇还有一幅著名的画《维特鲁威人》就是表现了这个主题。在第五章里曾经写过这个维特鲁威,他是古罗马时代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在他的著作《建筑十书》里提出,所有美的建筑都是依照最完美的比例——人体的比例。而达芬奇这幅《维特鲁威人》就是对维特鲁威这个说法的诠释和描绘。这幅画其实是一幅非常简单的素描,就是在一个代表秩序的正方形和圆形之中放入了一个人体。可就是这样一幅画,把人体完美无暇的比例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这幅画给后人带去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达芬奇不仅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他还是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和建筑以及军事工程师。不过达芬奇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而且是浑身毛病的怪人:他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素食主义者、左撇子;他喜欢倒着写字(镜像)、不睡觉光打盹(也叫达芬奇睡眠);他还是个私生子、厌恶肉体关系、一生未婚,据说还是同性恋者;达芬奇还爱玩。就是这么一个天才的、普通的、浑身毛病的怪才达芬奇,在那个还被教会严密控制着的意大利,玩成一个时代的开路先锋。



在达芬奇23岁的时候,也就是1475年,弗洛伦萨有个小孩出生了,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大雕塑家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公元1475-1564年)。达芬奇的爸爸虽然也是个有地位的人,可母亲是他爸爸的情人,没有明媒正娶,所以达芬奇在自己的身世上没有啥值得骄傲的。米开朗基罗就不一样了,他爸爸是个没落贵族,尽管没落但也曾是名门,所以在米开朗基罗的身上总可以看到为自己的家族光宗耀祖的感觉。

现在我们认识的意大利其实是19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一个统一国家,在这之前意大利是一个非常不平静的地方。从世界地图上看,这只伸进地中海的靴子在很长的时间里是由一堆乱七八糟的城邦、共和国和帝国组成的。但丁的时代就是由于弗洛伦萨在经济上发展很快,新兴的资产阶级要造反,神圣罗马帝国(就是教皇统治的国家)不干了,于是把但丁轰出了弗洛伦萨。这也许就是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把这个时代叫做五百年代,而不叫文艺复兴的原因吧。

米开朗基罗就是生活在弗洛伦萨最纷乱的时代,国家一会儿资产阶级占上风,一会儿又被神圣罗马帝国打垮,一会儿被法国人占领,然后又回到弗洛伦萨人手中。他还经历了宗教改革时代,受到新教的影响,搞得他一生都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瞎折腾。不过好在他从小学会了玩石头,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一块块粗糙的大理石雕刻成栩栩如生的雕像。如果把手放在米开朗基罗的石雕上,你似乎能感觉到那大理石下面流动着血液,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雕塑家、玩家。

米开朗基罗虽然没有达芬奇玩的那么广泛,又是艺术又是科学又是工程学的,米开朗基罗光玩艺术,他是雕塑家、画家、建筑设计师和诗人。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塑作品《大卫》、《哀悼基督》和《摩西》、《被缚的奴隶》都是旷世巨作,几百年过去了,这些作品仍然让后世的雕塑家感到无比的羞愧。

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画的恢弘壁画《最后的审判》和《创世纪》其实不是米开朗基罗的强项,包括让他带着一帮工匠去修圣彼得教堂,这些都是教皇逼着他干的。不过玩家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虽然不是强项,可他心有灵犀,啥事儿也难不倒这个伟大的玩家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玩家们无论玩的什么花样,应该说都是把前辈(也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玩家的花样玩上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现在我们把这种玩法叫创新,几百年前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次最彻底最大胆的创新。权威和传统是创新的基础,而打破传统,超越权威就是创新,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些勇敢玩家的笔下来到了。从此神的时代结束,普通人成了世界的主角。

弗洛伦萨另一位伟大画家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公元1483-1520年)的《雅典学园》,应该说就是对他们所崇敬的,并且用创新精神继承的那个时代最美妙的回顾。


作者: 老多    时间: 2009-12-25 02:08
第十一章 从双簧管到望远镜

双簧管也能看星星吗?不是,这里说的是,好奇是玩家的天赋,好奇会让玩家兴奋,会让玩家充满激情,还会让玩家玩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天王星这颗30多亿千米以外小星星,是望远镜发明以后被玩家发现的第一颗行星,发现这颗蓝色小球球(其实这个球球的体积是地球的60多倍)的人,就是一个曾经玩双簧管的军乐队乐手。

看星星(显得有学问点叫天文观测)似乎总是玩家最喜欢的节目,估计打有狗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傻傻地站在夜空下,好奇地看着那闪烁着无数星星的苍穹,他也许在问:“这些星星到底是咋回事捏?”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谁,没人知道,但是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傻傻地站在夜空下看星星的人还有。喜欢看星星这一点,从国旗上就可以体现:美国佬看样子对星星喜欢的有点过,他们的国旗上有50颗星星;缅甸有14颗;委内瑞拉有7颗;中国5颗。不过现在看星星对于城里人已经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夜里城市的灯光把星星都淹没了(有学问的人说这叫光害)。可是,只要发生比较特别的天象,比如日全食、彗星或者流星雨,肯定还会看见一帮扛着各种器材疯狂的发烧友,无论开车或者坐着火车,纷纷出现在远离城市郊外的空地上。

古代看星星的发烧友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比如咱们中国在殷商时期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关于超新星爆炸的记载起码有90次,还有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流星雨,数都数不过来。这些都为我们后代研究宇宙演化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不过古时候的人看星星和咱们现在的发烧友是不是都一样呢?不都是玩吗。比如某发烧友大喊:“嘿,坏坏快看,一颗火流星!”或者“啊,my god!那颗不就是鹿林彗星吗!”古时候也许不这样。谁要是可以穿梭时空,跑到1500年前或者更早一点的时候,如果看见一颗火流星可能会这样说:“唉,我说坏坏,不知谁家又死人了,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口丁啊!”要是看见一颗彗星就会说:“嘿,坏坏,咱们得赶快回家去把好东西收起来,看见那颗扫帚星了吗?准没好事!”

那这种差别只是时间上的不同造成的吗?不完全是。现在我们看星星,大多数人对星星的基本认识是和太阳一样的恒星,或者和地球差不多的行星,所以无论回到17世纪、18世纪或者19世纪、20世纪,都会这样认为,几百年的时间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差别。可古时候的人不一样,那时候啥恒星行星,连这俩名词还没出生呢,即使这俩词儿已经出现,他们也不会相信那些星星和太阳或者地球一样是漂在太空里的球球。古时候的人比我们玩的可随意多了。此话怎讲?

中国的古人玩得特有想象力,他们把璀璨的夜空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王国,把星星分成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玉皇大帝的宫殿,也就是皇宫稳坐紫薇垣,太微垣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天市垣则是咱老百姓住的地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二十八星宿就像众神围绕在大家的周围。辰星(水星)、太白(金星)、荧惑(火星)、岁星(木星)还有填星或者叫镇星(土星)五颗行星穿行在天际,多么美妙的图景。

古希腊人的想象力也特丰富,他们把天上的星星都组织起来,变成一个个星座,而且各有一段美妙的故事,故事里的天神不是互相爱慕就是互相打起来,杀得天昏地暗,离奇而又玄妙。而前面说的五颗星,他们叫漫游者,现在叫行星。到了托勒密的时代就更邪乎了,他说整个天空就是一个巨大的水晶球,我们的地球在水晶球的中间,所有的星星一层一层地都围着地球转。因为月亮最近,所以月亮天在地球上面,接着是太阳天、水星天、金星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排列可能不是很正确),然后是恒星天和水晶天,上帝就住在水晶天里,并且用祂那只无形的手操纵着整个天空周而复始地不断转动。各个天留下的痕迹被看作是神的旨意,可千万不能熟视无睹,不然灾祸就要降临。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关心恒星,所以在历史上关于恒星的记载很多,比如超新星爆炸、太阳黑子还有流星啥的。古希腊人更喜欢观察和研究行星,所以古希腊对五颗行星运行的规律在很早以前就有很准确的计算,对它们的运行轨道以及变化知道的很清楚。

古时候的人看星星除了玩,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占卜。在古人看来占卜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为了这占卜的事儿好多人每天都在仔细地观察着星星哪怕是一点点的微小变化。尤其是希腊人,他们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逐渐发现了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发现为现代天文学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不过无论如何,古时候的人都认为天空是被上帝那只无形的手操纵着的,中国虽然不信上帝,但本质还是差不多,天上的事情人是不能过问,更是不能管的。

那是什么时候,才把上帝那只无形的手从天上挪开的呢?前面说的哥白尼虽然为后代留下了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并成为开创近代天文学的起点——日心地动说理论。可哥白尼也没有去挪上帝那只手,他只是想用自己的计算修正以前很不符合上帝完美哲学的错误,而能更符合上帝的意志。这件事一直到那个发现行星椭圆形运行轨道的“天空立法者”开普勒,他的工作主要也还是为编辑当时很流行的占星历书。他对哥白尼描述的天空充满了敬意,他说:“我从灵魂的最深处证明它是真实的,我以难于相信的欢乐心情去欣赏它的美。”他看到的还是上帝制造的美,而不是别的。

真正让上帝那只无形的小手儿挪开的是伽利略。当他第一次用自己造的望远镜对准月亮,发现他儿童时代就怀疑的那个水晶球上布满了和地球表面一样的山峦和沟壑的时候,他明白了,并没有上帝那只无形的手。从伽利略开始发烧友们朝着另外一个,没有上帝小手儿的方向玩下去了。虽然占卜一直到现在也没完全消失,但大多数发烧友了解和认识的宇宙却和古代完全不一样了。

大伙儿现在能对星星有比较靠谱的认识,虽然全靠哥白尼这个敢于违抗上帝意志的大玩家创造性的学说——日心地动说,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有几位对上帝绝对顺从,却又不小心帮了哥白尼忙的玩家的功绩,是他们对星星坚持不懈的观察,让哥白尼的学说有了更可靠的证据。这些人里最著名的应该是第谷(Tycho Brahe,公元1546-1601年)。

天文发烧友基本都认识这个人,不过没玩过天文的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生疏,而且还会觉得这个名字很怪异。第谷是丹麦人,他的英文名字Tycho,不知是哪位先哲给翻译成第谷,确实有点怪异。第谷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观察星空,发现了许多神奇的现象,比如超新星爆炸和彗星,他的观察完全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天是永远不变,还有彗星是:“地球干热嘘气之上升者,有时集成为一火烈气团”,也就是彗星是地球大气里的一团火等错误的判断。可是第谷却完全不赞成哥白尼日心说理论,他虽然已经发现其他行星都是围着太阳转的。但是,为了满足《圣经》颠扑不破的“真理”,他玩出了一个第谷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几个行星围着太阳转,太阳公公则带着这几个小兄弟围着地球转,地 球还是老大。

16世纪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哥白尼的学说已经在欧洲广为传播,“不过,天主教教士终究不能脱离教会内部的约束,教廷狃于教义,不能接受伽利略的地球绕日理论,在华耶稣会会士也就不敢(或不愿)引用伽利略与哥白尼的学说,只能介绍折中托勒密地心体系与哥白尼日心体系的第谷之说,仍以地球为中心……。”(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许先生说的折中就是前面说的第谷系统。那时的中国人真可怜,传教士连哥白尼伽利略都不让中国人知道,太不够意思了。




欢迎光临 LEAD阳光 (http://ygclub.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