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标题: 新人建议:“受益终生课” [打印本页]

作者: 孙铭    时间: 2009-3-8 00:21
标题: 新人建议:“受益终生课”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新人,在3月7日第一次参加了阳光活动,以下是我的个人感受—— 我了解到目前课程组有几个科目的小组,例如科普、语文、兴趣、艺术、外语等。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目前课程组设置的科目(相信随着阳光日趋扩大和完善,会设置更丰富的课程)固然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但似乎还是少了一类很重要的课程。我在此暂称之为“受益终生课”。 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学生生涯,对我影响最大、受益最深的一节课(也是到现在为止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就是“统筹学”,中学课本里华罗庚那篇关于讲泡茶叶的时间安排——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是先洗水壶灌水烧水,还是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再烧水泡茶,抑或是把水烧好火关掉,在忙忙火火地找茶洗杯?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 这里说的是时间管理的概念,听过这堂课后,我懂得了如何合理利用时间。直到今天,在工作上,我依然拿统筹学的原理实践并应用着。一法通,万法通,有些方法论真的可以让我们受益一生。 “受益终生课”有别于语文等课程的是,一个班级讲一次就行了,一个孩子听一次懂了就一辈子都懂了。 除了“统筹课”,我还想到了“环保课”(一节电池能损坏1平方米土地,一块纽扣电池可污染数十万升的水等),“美德课”(树理孩子完整的人格),都可令小心灵们受益终生。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有什么课给你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的?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如有不妥,见笑了)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3-8 00:46
谢谢孙铭的建议,我小时候对李大钊教育孩子的那课印象比较深,大致是说学习时要认真学,玩的时候就开心玩

听说卢克就设计了一节环保课,可以让他把课件发上来给大家分享下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3-8 00:47
欢迎孙铭,我们衷心希望能出现更多有想法的志愿者,不断地给阳光提出建议,帮助阳光发展。
欢迎今天来听课的志愿者们畅所欲言。


作者: chenyan    时间: 2009-3-8 11:08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以前这些四三不靠的课都属于兴趣组负责; 他们也上过一些, 比如安全教育之类的四三不靠的课
作者: liwen    时间: 2009-3-8 11:22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楼上几位能不能也搞成体验课的形式,让大家先学习一下!
作者: 晓风习习    时间: 2009-3-8 12:23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那个大概叫“运筹学”吧,数学的一个分支。其实里面内涵了一些数学思想的呵呵 可惜我还没学过。。。 我看过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好像已经有相关课程的渗透了。什么妈妈烙烙饼之类的。还挺有趣的。。。鄙人认为——此类属于数学,不能说三四不靠哈哈
作者: 苍之扉    时间: 2009-3-8 18:48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泡茶问题的确是运筹学的一个经典示例
作者: chenyan    时间: 2009-3-8 22:32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计算机专业的有机会上运筹学课的....
作者: 加肥猫    时间: 2009-3-9 03:57
那次吃饭时兴趣组的两个新人MM也说要编制一些突发公共安全及自护自救的知识给孩子呢。
作者: xiaolv    时间: 2009-3-9 09:59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我开始上科普课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上的课程是同学们在课本上已经学过的东西,所以还去找了现行的小学生的《科学》课本进行对照,结果发现确有一些小实验是课本上就有的。咱们编教材的老师也不是吃素的哈。 关于统筹方法的教学,课本上肯定是有的,咱们也是在课本上学到的,只是不知道现在关于统筹的教学是设定在什么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设定,也是有讲究的。 我个人建议咱们的统筹课教育可以设置为统筹方法的任务练习。这样如果同学们在课本中已经学过,可以作为复习和巩固,如果他们还没有学到(将来在课本中会学到),那么可以作为启蒙和引导。
作者: 孙铭    时间: 2009-3-9 18:04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我个人建议咱们的统筹课教育可以设置为统筹方法的任务练习。这样如果同学们在课本中已经学过,可以作为复习和巩固,如果他们还没有学到(将来在课本中会学到),那么可以作为启蒙和引导。 [/quote] 这个建议好! 另外,我还觉得,之前零零散散上过的“四三不靠”的诸如安全、自救、环保等课,最好是课系统化(有完备的教案)、课时常态化(作为每个班级的必修),将这些有意义的课保留下来,传承下去。
作者: chenyan    时间: 2009-3-9 22:04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正由于课程没有系统化, 也没有足够的稳定资源保证课程进行,没有成为阳光课程的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他们都没有另立门户,随生随灭。 参见以前的一个什么样的课程可以成立课程组的讨论。。。。。 不过不记得在那里了, 小律还记得么? 还是仅仅是会议讨论来着? 有意义的课程很多很多, 真正会成为阳光的主要课程的只会是一小部分, 他有学生接受度, 家长接受度, 学校接受度, 阳光人员资源,系统化难度 等多方面因素制衡的 做事情的过程中, 要舍弃很多东西 上次新任培训, 有句话看上去小Ta说不出口, 我就给说了, 那就是,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阳光找到合适的位置, 不是每个人都是和阳光, 如果发现阳光不适合自己, 完全应该寻找另外一个组织 (虽然我们更喜欢说每个人都能在阳光找到合适的位置) 课程也如是,针对客观现实, 我们是要去评估他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的......
作者: badapple    时间: 2009-3-9 23:16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我也给新人泼泼凉水~~ 老大说的关于成立课程组(或者说开设新的课程)的标准大致是:1、能够有3个或以上的志愿者可以长期授课(或者能够象云舒、瓦拉那样承诺连续一、两个学期上课并且做到);2、有能够持续至少6个课时(3次活动)系统的教材。 是在去年上半年正式讨论的,没有最终的决议但是在长期以来实际执行过程中被大家认可和执行的。因为这样的原因,阳光最早的课程组之一数学组被并入兴趣组、上学期之前一年半的时间里阳光最老的课程组JA组也一直不在阳光的组织构架内。 另一方面,我记得之前讨论目前阳光课程的核心方向是科普类(包括科普和天文)和艺术类课程,因为这两类课程容易形成比较系统、连贯的课件,而且也比较容易推广。——课程有无数种,阳光不可能也不能够面面俱到,因此需要逐渐发展和坚持自己的特色。 此外,同意老大关于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阳光找到位置的观点,这也是一直以来阳光都在反复强调的。阳光的目标、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服务对象、人员构成、团队氛围一定不适合所有的人,但一定程度上,阳光希望成为大家接触和了解公益组织的敲门砖,希望大家能通过与阳光的接触找到适合自己的公益组织。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3-10 00:25
老大说的是这个贴子讨论的内容吗:
http://www.ygclub.org/bbs/viewth ... highlight=%2Bxiaolv
作者: 孙铭    时间: 2009-3-10 11:44
标题: 阳光能够可持续发展不是偶然的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19 编辑

刚才看了几遍 chenyan 和 badapple 的留言,觉得震动又欣慰。 震动的是,老阳光们开诚布公的态度和诚恳的意见。公益事业不需要转弯抹角半遮半掩,我们做的是明明白白的事,说的是大大方方的话。 欣慰的是,阳光能够走到今天,绝非偶然。内容有她生存下去的“法则”——在很多老阳光的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并且全体严格地执行下去。 公益组织若想持续发展,不是只凭一腔激情和热血。关于课程的讨论,我保留我的建议,并尊重老阳光的意见。我愿奉己微薄之力,衷心祝愿阳光越走越远。 (和我一样抱有自己建议的新人,还是鼓励要说出来和大家交流的哦,不要忌惮阳光人的直言,只要有正确的心态就对了:hug: )
作者: badapple    时间: 2009-3-10 14:11
谢谢孙铭的理解~~


希望大家有建议继续说出来一起交流~~

如果对课程有想法,不妨先行动起来,把课件的初稿先做出来更容易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大家一起交流完善后,就可以向番茄主席申请开课啦!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3-10 14:56
呵呵, 即便开例会时,大家面对面针锋相对的讨论也是有的,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成为好朋友,一起为阳光做事, 这一点也是我喜欢阳光的原因之一.
课程设置方面大家有什么想法, 可以在阳光例会上讨论

大家别光讨论课程设置, 都说说孙铭最后提的问题吧: 自己成长过程中有什么课给你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的?

也可以说说有什么老师让你印象深刻的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3-10 15:46
个人赞同前人之所以能走出一条路来,是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或者改变而来的,总有些东西已经成为既定的,但是这不代表着说新人沿着旧人曾经尝试失败的方向就不会重新走出一条新路来哈~

时代与时俱进,从前的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之所以被再一次勾出来,或许这次是个解决的契机,又或者我们要等待下一次合适的时机再拿出来探讨?每个人,不管是新旧人,对待同一问题的感受和领悟是不一样的。问题停滞不前,方法各式各样,今天不合适的东西未必将来也不合适。所以还是非常欢迎新人畅所欲言的哈~

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想表达下适时改变的小TA留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3-10 16:06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一早就空着这个帖子到现在回复才发现番茄主席又提问啦,
偶是好孩子,偶想一下哦~

还是小学上作文提高班的时候,进来一个穿花花衣服的老头子,是夏威夷装扮的,大家各自想像,和当时的老师完全不一样,还有个大草帽(因为是夏天),放下草帽露出满是皱纹的脸,大家眼睛对眼睛,没人知道他要干嘛,还以为就像以前一样布置题目给大家写作文,结果老师开始说海的故事,让大家闭上眼睛去想象,浪花,海水,海风,爸爸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呀,一个螃蟹爬过去了,我追!结果我就这么站起来了,然后撞到桌脚,疼的把眼睛睁开了。然后老师说,大家把刚才脑海里的画面写一写吧~我迫不及待地写啊写啊写啊,头一次觉得自己那么想把刚才梦到的也好,想象到的也好,统统写下来。最后老师说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生活就像大海一样,你每次用心去感悟一点点,你就闻得到它给你的味道!
作者: 阿黎    时间: 2009-3-10 20:04
我喜欢的老师都有些共同的特点:

他们用心与学生相处,像好朋友一样,坦率真诚。而这样的老师,很多时候带给学生的都是理解和鼓励,不轻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他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对有些学生而言,一次小小的特别的鼓励都可能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

然后是一些与众不同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常常回想老师当初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做到这一点的,应该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要好好感谢他们的付出哈哈。

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也许我今天不记得老师教了些什么具体内容,但我仍然记得有个老师在课堂上一次很灿烂的笑容,仍然记得有些老师身上的优秀品质,比如公平,勤奋,认真,热情,宽容,幽默等等。

记得以前公司有个做室内设计的上司说过一句话,他说:你想想,你要为一个小女孩设计她的房间,你就得考虑选一个让她感兴趣的主题,看看贴一个什么颜色的墙纸,什么样式的壁画,铺什么颜色的床单和靠包,摆什么样的饰品,铺上怎么样的块毯和窗帘,总之,这间房要让她感到快乐和美好。因为,当她长大了搬家了,她偶尔能回忆起当年自己曾在一个非常美好的房间里度过过,那么我们所做的就很有意义。因为,是你的努力给她的童年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想,老师的意义也在于此吧。
作者: vivian8587    时间: 2009-3-11 11:22
我个人认为“终生受益的课”范围太广了,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课,包括其内容领悟的东西和感受都不同,可能有些觉得会很受益,有可能听了没感觉,所以我觉得做一些科普课很实在,讲课的时候再融合点哲学的东西,去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3-13 00:31
标题: 顶一下
为小TA的海的故事~~
为阿黎的阳光老师 :)
为vivian的踏实!
作者: 幸福十三香    时间: 2009-6-4 12:22
还有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识、职业认识  职业目标确定)
       经济学课程:算账啊、成本啊、关于商业行为的。
       关于孩子性格、压力、表达等方面的课程。
作者: 小ta    时间: 2009-6-4 13:26
十三香同学,给孩子们上职业规划会不会早了点?
另经济学课程目前JA课堂已经开展起来了~
作者: 幸福十三香    时间: 2009-6-4 17:43
应该不算早吧。应该从小就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职业的具体含义、职责,需要的技能等。
国外的职教都很早的。职业教育越早,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会更加明确。当然这个也涉及到每个孩子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但是,可以让孩子们选择喜欢的职业,模拟,了解。可以提高社会适应力。
    我们这代人缺的给他们补上吧。

   经济学课堂我忘记说了,可以增加理财课程,教孩子们怎样规划金钱的使用等。这个我只是想到这些,还没有看阳光的课程里有没有。

   不好意思。
作者: einstein    时间: 2009-6-13 21:49
本帖最后由 einstein 于 2009-6-13 21:51 编辑

这个帖子谈论的话题很有意义。
“自己成长过程中有什么课给你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的?”
我可能要发挥一下这个话题
“你自己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事情是让你最受教育的,有些什么人对你影响最大。如果现在回头看,在
受教育的起步阶段你最想接受哪些知识?。。。。。。。”
四年前我曾在给朋友的email回信中做过一些回答,
现在我的blog里,先贴在这里
我很能理解你此刻作为妈妈的心情.但我要说你是个浮躁的妈妈.说的内容是什么当然很重要,
有些道理我们自己未必都明白.当然你现在最最头痛的是你没法和孩子沟通,自己的话孩子不能接受.
    我写的内容主要是想给那些上中学,高中的孩子看的.(申明一下那不是说教,是交流,想给他们解决疑
惑)对于上小学的孩子现在可能看不懂,也听不进去.因为我回忆我上小学那个时候根本不会去想为什么
上学的问题.我记得当时那个阶段非常蒙胧,课堂以外整天只想着玩,看电视之类的,就是课堂上也常常走
神.我觉得那时影响我最多的应该是一些无形的东西.而不是具体数学,语文的知识之类的.也不是当时父
母的说教,那时候父母的话很少能撞到我耳朵里的.无形的比如爸爸妈妈的处事态度对我就有影响.记得
小时候 爸爸是很严厉,很家长制什么事情,你要是不听他就爱动怒,甚至动手,没有商量的余地.妈妈则很
温和,什么事慢声细语.从他们那儿我就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对待人和事而不应该怎样去做.直到现在有些
话我都不愿意和爸爸沟通,因为他那里不能有相反的意见.(因而我一直都觉得做人要宽容,要能听得进别
人的意见,首先要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意见.)无形的影响太多了.父母的每一言一行对孩子都可能有潜移
默化的影响.记得上次老李开玩笑说他不具体教育孩子,他就整天拿着一本书在孩子面前看,让孩子自己
去受影响.我不能说这没有道理.父母应该多鼓励,赞赏孩子的进步而不是责备孩子不听话.记得我学除法
计算的时候我爸爸教了我很多遍也不会,他就说我笨,不再教我了.这让我对自己更没有信心了.后来好像
是自己学会的.
   关于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不是说等自己身为人父人母时才去思考的问题,任何对自己人生经历负责
的人懂得去反思的人,都应该想一想自己在从孩子起到现在的这段人生道路上,那些是对自己最有益的
,那些是最无益的,这样教育孩子的基本观点便形成了.当然仅从个人有限经历去思考是不够的。我们
还要从别人的人生经历中去获得启示,最好的途径便是读书,还有就是交朋友。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抛弃自己的历史,单从自己现在的想法去教育,去思考。回忆一下自己在孩子那
个阶段在想些什么,能接受些什么,真正和孩子站在同一条线上看一下问题。
   刚才谈到了音乐修养的问题。我认为音乐修养不同于音乐技能,虽然具有好的音乐技能更容易形成
一定的音乐修养。并且我觉得音乐技能在人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培养。而音乐修养则与年龄关系不大,有
的人可能在鹤发之时才找到对音乐的乐趣。感情很丰富的人,极容易获得较高的音乐修养。因为他能够
细致入微体会到每一种旋律所代表的感情。和每个人的生活观相联系,人们对不同的音乐有各自的喜好
。有人是乐天派,他可能比较喜欢那些节奏明快的音乐。有的人性格宁静他可能喜欢那种和谐,自然的
音乐。我的音乐方面的爱好是在大学的时候获得的。那个时候我遇到了人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些不愉快
的事情,但当时来说是很难摆脱那些不必要的烦恼的。也就是那时我第一次感觉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是如此的震撼我的心,尽管以前也听过。第一次发现理查德莱曼的钢琴曲是如此的牵动我的情绪。那时
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每一个琴键所要表达的感情。当时很想自己也能演奏那些喜欢的曲子,当然因为没
有那方面的技术,而不能得。我现在想来如果回答小时候,如果当时有条件我一定要学钢琴或小提琴。
因为这两种乐器所奏出音乐实在太动人了,在我看来非其它乐器所能及。生活需要音乐,这便是我的音
乐自白。原文:
http://blog.163.com/russell1872@ ... 720852007283454555/
作者: einstein    时间: 2009-6-13 22:02
这是我另外一个朋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很早我就有总结,我如何能够走到今天?总觉得自己很幸运,甚至很多时候都感叹人生过程的神奇,感叹世事的变换莫测,感叹这种变换莫测的难于控制,感叹人的一生是人定还是天定。自己算不得某些定义的成功,但自己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如果从自己对人生以及人生价值的认识,如果从做人的道理的认识,如果从积极的心态,如果从一路过来的经历……
    自己能够走到今天,完全要归功于我的家庭教育,尤其要归功于母亲、归功于我的祖父和归功于父亲。母亲让我学会了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并身体力行地教会了我宽容、孝顺、付出,我的祖父教会了我个人的成功不能依赖别人,只有依靠自己,小时他给我讲的二十四孝故事对我产生深刻的影响,父亲教会了我自知之明,这是不断的、随时随地的反省总结的能力,需要对问题具有足够的敏感度。很多人声称具有自知之明,往往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其缺乏足够的敏感度,进而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的反省与总结。(今天母亲节,感谢母亲!)
其实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我想很多人的父亲母亲或者祖父祖母都具有这些特质,也会讲类似的故事和类似的话,因为天下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谁不能够为孩子而愿意付出自己能够付出的一切呢?其实家庭环境还需要一个微观的环境,或者是无形中的一种秩序或关系,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成长在其中的孩子能够产生实际的变化(教而化之)。只有具有这种微观的环境,前面的母亲的高贵品质,父亲以及其他人的言传身教才能起作用。我的家庭环境具有这种无形中的力量。我很幸运。
  这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不同的家庭将不会相同,因为构成这种力量的主体——家庭成员不同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6c2ad0100cwkz.html
作者: tomato    时间: 2009-6-15 00:56
原来爱因斯坦童鞋也很热爱教育呀,四年前就有这么深刻的反思,佩服




欢迎光临 LEAD阳光 (http://ygclub.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