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1更新]《上课准备提纲》和《上课回顾》模板
本帖最后由 chaosconst 于 2013-3-27 00:39 编辑亲爱的阳光志愿者,
感谢您志愿成为“阳光老师”,担当授课任务。
理想中的完美课堂,学生喜爱的明星教师,这是每一个授课志愿者想要实现的美好目标。如何使之成为现实,以下建议可能对你有用:
首先,你始终要记住:一旦站在讲台上,自己的身份是授课教师!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并请仔细阅读《给“阳光老师”的建议》:http://www.ygclub.org/bbs/viewthread.php?tid=1171&extra=page%3D1,这是众多阳光志愿者在备课,上课等各方面的经验总结,对您一定有帮助 ;
其次,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不可少:无论是第一次上课的志愿者还是老志愿者,都要认真备课。为了帮您更好地备课,请您按照《上课准备提纲》模版准备教学计划,并在授课前一天把计划发到阳光论坛上;
最后, “回顾分享”也很重要:上完课后,一定有许多您值得回味的东西,也许是经验,也许是教训,也许是欢乐,也许是懊悔......无论是什么都请您按照《上课回顾》模板及时记录下来,并发到阳光论坛上与大家分享。
(Tip:- 如何把WORD文档中的表格粘贴到论坛贴子中?- 在文档中“Ctrl+C”复制表格,在论坛帖子的“所见即所得模式”下用“Ctrl+V”粘贴即可。)
上课准备提纲
志愿者信息
备课人
Email/MSN
所属课程组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上课日期
上课时长
授课对象
××学校××班级
学生信息
学生数量、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描述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N)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Y / N)
授课目标
请明确您期望通过这堂课传达给学生什么
授课步骤
在有限的课时内,您将按什么步骤把内容传达给学生,以达到你的目标
Tips:一个可参考的基本教学步骤是:导入-> 讲授 -> 练习/互动 -> 总结
最后一定要有“总结回顾”这一环节,这样能让孩子明确自己所学习的内容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想好其目的意图是什么,尽量减少无用的环节
合理分配每一环节的时间,避免拖堂
如果有活动或游戏环节,最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们活动的目的,避免孩子误解为只是纯粹的玩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对教室,教学设施,教学工具等方面的要求
助教需求
需要几个助教,明确助教的任务
备注
在这里给出本节课的PPT链接,课程讨论的帖子链接,学生的链接以及一些外部引用资料。
以及一些你认为需要补充的内容。
最后,请回顾您的准备提纲,在头脑里预演一遍你的授课过程,看看有什么遗漏或可以改进的,或许你会冒出更好的想法哦:)
希望你的课成为你和孩子们的一次美妙体验!
。。。。。。
课程回顾
课程名称
学生信息(实际人数、年级等信息)
授课人
助教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实际授课过程与计划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课堂效果如何
课堂氛围怎样?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怎样?。。。
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说明在下次课的开头,需要回顾本堂课哪些内容
以下内容非必填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填
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课程研发组将把每个人的《上课准备提纲》《上课回顾》合并为一个文档存档
并将定期整理总结《上课回顾》中提到的经验,教训,然后写入《上课注意事项》。
对于模版的内容和使用有任何疑问和建议,请在本文后跟帖说明。 吼吼~~~~
偶是下载第一人哟~~~~
嘿嘿嘿嘿~~~
不过这样一弄~~~
感觉好紧张~~~
嘿嘿~~~~
压力~~~~~~~~~~~~~~~ 这个办法好,我会认真填写滴:D 很好的东西,
不过建议以这个格式,直接贴在帖子里就行了。
别贴附件,大家看起来不方便。
或者文件只是拿来做保存,归档。 同意雪锋,请番茄也把文档放到帖子正文来吧~~~
支持
并感谢番茄的工作。。。 原帖由 badapple 于 2008-3-17 23:49 发表 http://www.ygclub.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同意雪锋,请番茄也把文档放到帖子正文来吧~~~
不知为什么我在正文编辑出来的表格提交后格式就会变得乱七八糟的,没法弄啊 按照松鼠同学的提示,我已经成功把模版粘贴到正文了:victory: :victory:
另外,根据3-22例会上大家的建议,《上课准备提纲v2》版增加了两个小内容:
1.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
该问题用于提醒授课人准备上课时要了解上次课的内容和学生情况,以保证课程的系统性
2.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
该问题主要用于统计教案的复用率 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帖最后由 chaosconst 于 2013-2-27 18:48 编辑
上课准备提纲
志愿者信息
备课人ReneEmail/MSNRreenneee@gmail.com所属课程组科普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热上课日期2010,3,20上课时长2小时
授课对象
农民之子图书馆的学生学生信息大约十几个学生,年龄层次不一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N)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授课目标1 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2使学生明白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授课提纲一 热传递1 导入:提问学生怎样可以使自己热起来,引出热是可以传递的2 热传递的顺序:观看视频得出结论,热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3 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递:通过实验1 热水中的金属勺和筷子、2金属杯、玻璃杯和塑料杯中热水变凉的先后得出结论4 讨论以上结论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5 回顾总结
二 物体的热胀冷缩1 做实验,口服液插上吸管后放到热水中,药水上升,放回冷水后,药水下降,得出液体的热胀冷缩结论。2 做实验,口服液空瓶用气球封口,放入热水中,气球鼓胀,放回冷水中,气球缩小,得出气体的热胀冷缩结论。3 做实验,口服液空瓶装满水,用气球封口,放入热水中,气球变大,放回冷水中缩小,通过观察气球变大的程度与空瓶实验时气球变大程度的对比,得出结论,液体的热胀冷缩程度小于气体的热胀冷缩程度。4 观看视频,铜球的实验,得出固体的热胀冷缩结论。5 讨论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应用及对其危害的避免措施。6 回顾总结7 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印象。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投影仪
助教需求帮助学生做实验
最后,请回顾上述内容,在头脑里预演一遍你的授课过程,看看有什么遗漏或可以改进的,或许你会冒出更好的想法哦:)
希望你的课成为你和孩子们的一次美妙体验!。。。。。。 周六农民之子图书馆科普“热”课程的提纲,也不知道这样发对不对,不对的话大家告诉我啊 Hi~若内 农民之子的上课准备提纲 请帖在这里哈
http://www.ygclub.org/wiki/doc-view-201
8过Einstein应该放了一个以前的过去,你参考看看内容方面~ 上课回顾
课程名称 热 学生信息(实际人数、年级等信息) 10 个,小学六年级上下
授课人
Rene 助教 Sookie,叶子,杨卢克,爱因斯坦,老大不小,芥末小生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内容与计划基本一致
课堂效果如何
课堂氛围较好,有三到四个学生参与较多,几个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1 可以复习一下热的传递和物体的热胀冷缩
2 可以询问学生课后是否发现了更多的热传递或热胀冷缩现象,是否自己进行了哪些小实验
以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选填
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1 经验:实验要简单易操作,且现象明显,容易观察
2 教训:a 速度不要太快
B 一些不常用的术语比如“热的良导体,不良导体”尽量少出现。
C 准备的几段视频资料因担心时间不够急于介绍给学生,因此教师语言多于学生了,可以考虑宁缺毋滥,删掉一些内容,而多些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总结。
D 金属和塑料的导热区别实验可以换一种方式,倒热水然后测量温度差别的方法比较难操作
E 用口服液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室,可以把吸管拔出一些,不要插到瓶底,这样水柱上升更明显一些,也有可能不会溢出。
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纪律管理比较失败,因为学生人数少,捣乱的学生就更少,但还是没有很好的约束他们。原因应该是过于关注课程内容和进度。
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丁俊超(说话带口音,好像是山东一带,很可爱),程志斌还有一个最高的男孩子表现突出,反应很快。 已经归入兴趣组2010年教案提纲与总结。RENE以后可以自己更新维护一下。 赞 小ta{:1_186:}
刚想说给粘过去 发现你已经弄好了~ 辛苦了啊,确实不知道该在那发,就发到这了,这就笨笨地去找 本帖最后由 chaosconst 于 2013-2-27 18:58 编辑
根据20130113课程建设组例会通过的
动议2:修改百科中课程的模版,合并内容与提纲成为授课步骤,并明确这个环节的结构。
动议3:在模版中添加一个注释选项卡,可以灵活添加任意相关内容, 比如:PPT链接, 论坛讨论贴链接,视频资源链接
更新了《上课准备提纲》模板,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请项目组同学按照该模板创建百科条目。
并更新了本帖中的例子。 回复 17# chaosconst
是不是添加一个修改记录,以区分跟之前版本的不同之处
页:
[1]